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效能的基本概念
1.1.1 效能的定义
1.1.2 效能的分类
1.2 效能评估的基本步骤
1.3 效能评估的层次
1.3.1 基于效能的分析
1.3.2 基于效能的优化
1.3.3 基于效能的设计
第2章 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
2.1 指标体系确定
2.1.1 指标体系确定的理想条件
2.1.2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2.1.3 确定指标体系的方法
2.2 指标值的预处理
2.2.1 定性指标值的量化
2.2.2 定量指标的规范化
2.3 标度分类及选择
2.3.1 标度分类
2.3.2 标度的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第3章 经典效能评估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
3.1.2 AHP法的基本步骤
3.1.3 AHP法的计算方法
3.1.4 AHP法的特点
3.1.5 AHP法的适用范围
3.2 ADC分析法
3.2.1 ADC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3.2.2 ADC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2.3 ADC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3.2.4 ADC分析法的特点
3.2.5 ADC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3.3 系统效能分析法
3.3.1 SEA法的基本思想
3.3.2 SEA法的基本步骤
3.3.3 SEA法的特点
3.3.4 SEA法的适用范围
3.4 模糊综合评估法
3.4.1 模糊综合评估法基本思想
3.4.2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评估步骤
3.4.3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计算方法
3.4.4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5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
3.5.1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3.5.2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3.5.3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特点
3.5.4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适用范围
3.6 系统动力学评估方法
3.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3.6.2 系统动力学模型
3.6.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特点
3.6.4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3.7 指数法
3.7.1 指数法的基本思想
3.7.2 指数法的基本步骤
3.7.3 指数法的特点
3.7.4 指数法的适应范围
3.8 探索性评估法
3.8.1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3.8.2 基于仿真的探索性分析方法
3.8.3 基于计算实验的探索性分析方法
3.8.4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特点
3.8.5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适应范围
参考文献
第4章 组合赋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4.1 重要性权重计算
4.1.1 两两赋值法
4.1.2 环比系数法
4.2 信息量权重计算
4.2.1 基于信息熵的赋权法
4.2.2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赋权法
4.3 独立性权重计算
4.4 基于组合赋权思想的权重确定
4.4.1 主观、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
4.4.2 指标权重的组合赋权法研究
4.4.3 权系数的确定
4.5 基于兼容度的各种算法比较分析
4.6 效能分析评估实例
4.6.1 评估实现
4.6.2 算法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5.1 定量指标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5.1.1 初步筛选法
5.1.2 TOPSIS原理
5.1.3 基于主成分的TOPSIS方法研究
5.1.4 实例分析
5.2 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权重确定算法研究
5.2.1 区间数特征向量法
5.2.2 基于集值统计模糊权重的确定
5.2.3 决策者权重
5.2.4 一致性检验
5.2.5 应用实例
5.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TOPSIS方法研究
5.3.1 基本概念
5.3.2 规范化方法
5.3.3 模糊TOPSIS算法实现
5.3.4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6.1 灰色理论的基本概念
6.1.1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6.1.2 灰数及白化
6.1.3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6.2 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的效能分析算法研究
6.2.1 灰关联分析模型
6.2.2 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的效能分析算法原理
6.2.3 实例分析
6.3 基于灰色区间关联的效能分析算法研究
6.3.1 灰色区间关联原理
6.3.2 最大关联度算法
6.3.3 最小关联度算法
6.3.4 综合关联度算法
6.3.5 实例分析
6.4 基于AHP的灰色效能评估算法研究
6.4.1 基于AHP灰色效能评估模型
6.4.2 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粗糙熵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7.1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
……
第8章 经典体系结构验证评估方法
第9章 体系结构验证评估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1 效能的基本概念
1.1.1 效能的定义
1.1.2 效能的分类
1.2 效能评估的基本步骤
1.3 效能评估的层次
1.3.1 基于效能的分析
1.3.2 基于效能的优化
1.3.3 基于效能的设计
第2章 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
2.1 指标体系确定
2.1.1 指标体系确定的理想条件
2.1.2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2.1.3 确定指标体系的方法
2.2 指标值的预处理
2.2.1 定性指标值的量化
2.2.2 定量指标的规范化
2.3 标度分类及选择
2.3.1 标度分类
2.3.2 标度的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第3章 经典效能评估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
3.1.2 AHP法的基本步骤
3.1.3 AHP法的计算方法
3.1.4 AHP法的特点
3.1.5 AHP法的适用范围
3.2 ADC分析法
3.2.1 ADC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3.2.2 ADC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2.3 ADC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3.2.4 ADC分析法的特点
3.2.5 ADC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3.3 系统效能分析法
3.3.1 SEA法的基本思想
3.3.2 SEA法的基本步骤
3.3.3 SEA法的特点
3.3.4 SEA法的适用范围
3.4 模糊综合评估法
3.4.1 模糊综合评估法基本思想
3.4.2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评估步骤
3.4.3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计算方法
3.4.4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5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
3.5.1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3.5.2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3.5.3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特点
3.5.4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适用范围
3.6 系统动力学评估方法
3.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3.6.2 系统动力学模型
3.6.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特点
3.6.4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3.7 指数法
3.7.1 指数法的基本思想
3.7.2 指数法的基本步骤
3.7.3 指数法的特点
3.7.4 指数法的适应范围
3.8 探索性评估法
3.8.1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3.8.2 基于仿真的探索性分析方法
3.8.3 基于计算实验的探索性分析方法
3.8.4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特点
3.8.5 探索性分析方法的适应范围
参考文献
第4章 组合赋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4.1 重要性权重计算
4.1.1 两两赋值法
4.1.2 环比系数法
4.2 信息量权重计算
4.2.1 基于信息熵的赋权法
4.2.2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赋权法
4.3 独立性权重计算
4.4 基于组合赋权思想的权重确定
4.4.1 主观、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
4.4.2 指标权重的组合赋权法研究
4.4.3 权系数的确定
4.5 基于兼容度的各种算法比较分析
4.6 效能分析评估实例
4.6.1 评估实现
4.6.2 算法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5.1 定量指标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5.1.1 初步筛选法
5.1.2 TOPSIS原理
5.1.3 基于主成分的TOPSIS方法研究
5.1.4 实例分析
5.2 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权重确定算法研究
5.2.1 区间数特征向量法
5.2.2 基于集值统计模糊权重的确定
5.2.3 决策者权重
5.2.4 一致性检验
5.2.5 应用实例
5.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TOPSIS方法研究
5.3.1 基本概念
5.3.2 规范化方法
5.3.3 模糊TOPSIS算法实现
5.3.4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6.1 灰色理论的基本概念
6.1.1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6.1.2 灰数及白化
6.1.3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6.2 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的效能分析算法研究
6.2.1 灰关联分析模型
6.2.2 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的效能分析算法原理
6.2.3 实例分析
6.3 基于灰色区间关联的效能分析算法研究
6.3.1 灰色区间关联原理
6.3.2 最大关联度算法
6.3.3 最小关联度算法
6.3.4 综合关联度算法
6.3.5 实例分析
6.4 基于AHP的灰色效能评估算法研究
6.4.1 基于AHP灰色效能评估模型
6.4.2 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粗糙熵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7.1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
……
第8章 经典体系结构验证评估方法
第9章 体系结构验证评估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张杰,山东人,1974年生,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总参某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后,主要从事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效能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和负责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3次,其中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出版专著《军事通信网分布式仿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SCl、EI等检索。
唐宏,重庆人。1967年生,总参某研究所高工,2004-200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综合集成和效能评估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先后参与和负责了军内外数十项大、中型军事电子信息系统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8次。其中: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编著和翻译学术书籍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苏凯,河北人,1980年生。总参某研究所工程师,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先后参与多项军队重点科研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在国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审简介:
董尤心,河南洛阳人,1961年生。1976年入伍,现为总参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军事通信装备科研管理工作,参与论证了我军通信装备科研发展规划及多项重大科研活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立二等功1次。中国通信学会国防通信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当选为北京市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唐宏,重庆人。1967年生,总参某研究所高工,2004-200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综合集成和效能评估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先后参与和负责了军内外数十项大、中型军事电子信息系统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8次。其中: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编著和翻译学术书籍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苏凯,河北人,1980年生。总参某研究所工程师,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先后参与多项军队重点科研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在国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审简介:
董尤心,河南洛阳人,1961年生。1976年入伍,现为总参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军事通信装备科研管理工作,参与论证了我军通信装备科研发展规划及多项重大科研活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立二等功1次。中国通信学会国防通信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当选为北京市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效能评估方法研究》以系统的效能评估为主线,着重突出效能评估的新理论、新方法,在研究分析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经典效能评估方法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效能评估方法、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效能评估方法、基于灰色关联的效能评估方法、基于粗糙熵的效能评估方法和体系结构评估方法等理论和方法,为提高效能评估的分辨率、合理性、可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效能评估方法研究》适合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和教师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