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1.1电路1
1.1.2电路模型1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
1.2.1电流2
1.2.2电压3
1.2.3电功率5
1.3电阻元件和电源6
1.3.1电阻元件6
1.3.2独立电源9
1.3.3受控源11
1.4基尔霍夫定律12
1.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3
1.4.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4
本章小结15
习题115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17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0
2.1支路电流法20
2.2等效变换法23
2.2.1基本概念23
2.2.2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24
2.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9
2.3结点电压法33
2.3.1结点电压及结点电压方程33
2.3.2结点法应用举例34
2.4网孔电流法36
2.4.1网孔电流及网孔电流方程36
2.4.2网孔法应用举例37
2.5网络定理分析法38
2.5.1叠加定理38
2.5.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0
2.5.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44
2.5.4替代定理46
2.6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47
2.7电路的对偶性51
本章小结52
习题253
实验二电路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58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60
3.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60
3.1.1正弦量的瞬时值60
3.1.2正弦量的三要素60
3.1.3相位差63
3.1.4正弦量的有效值64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65
3.2.1复数的表示形式及运算规则65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67
3.3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69
3.3.1纯电阻电路69
3.3.2纯电感电路70
3.3.3纯电容电路72
3.3.4电感与电容的联接74
3.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76
3.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76
3.4.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78
3.5RLC串联电路的分析及复阻抗串联与并联79
3.5.1RLC串联电路的分析79
3.5.2复阻抗的串联与并联81
3.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83
3.6.1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83
3.6.2复功率、视在功率和无功功率84
3.7功率因数的提高86
3.8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88
3.9谐振电路90
3.9.1RLC串联谐振电路90
3.9.2RLC并联谐振电路93
本章小结94
习题395
实验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98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100
第4章三相交流电路102
4.1三相电源102
4.1.1对称三相电源102
4.1.2三相电源的联接102
4.1.3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联接104
4.2三相电路的计算105
4.3三相电路的功率108
本章小结109
习题4110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111
第5章动态电路的分析114
5.1过渡过程及换路定律114
5.1.1过渡过程114
5.1.2换路定律114
5.2一阶RC电路的过渡过程117
5.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17
5.2.2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20
5.3一阶RL电路的过渡过程124
5.3.1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24
5.3.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25
5.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27
5.4.1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27
5.4.2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27
5.5二阶电路分析132
5.5.1RLC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解132
5.5.2非振荡放电过程132
5.5.3振荡放电过程134
5.5.4临界阻尼情况136
本章小结137
习题5137
实验六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140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142
6.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142
6.2铁磁性物质143
6.2.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143
6.2.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144
6.2.3铁磁性物质的磁性能146
6.2.4铁磁性物质的分类146
6.3磁路和磁路定律147
6.3.1磁路147
6.3.2磁路定律148
6.4铁芯线圈150
6.4.1直流铁芯线圈150
6.4.2交流铁芯线圈151
6.5变压器154
6.5.1变压器的结构154
6.5.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56
6.5.3变压器的额定值、功率和效率159
6.5.4其他变压器160
6.6电磁铁162
本章小结164
习题6164
实验七单相变压器166
第7章异步电动机169
第8章直流电动机201
第9章控制电机218
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232
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250
第12章实用电工知识简介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