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金融学本科教材系列:货币银行学
作者:戴金平 主编
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11
页数:352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61533475
ISBN-10:7561533470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概念以及职能
一、货币的含义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态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代用货币
四、信用货币
五、电子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四节 货币的划分与计量
一、货币划分与计量的必要性和依据
二、货币的划分与计量
三、货币数据的可靠性
第二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一、存款创造的条件
二、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
第二节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基础货币
二、货币乘数
第三节 货币供给模型
一、狭义货币供给模型
二、广义货币供给模型
三、货币供应模型的应用
第三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一、现金交易数量论
二、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二、货币需求函数
三、对弗里德曼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区分
第四节 货币需求的实证
一、利率和货币需求
二、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三、结论
第四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
一、凯恩斯主义的总产出决定模型
二、IS-LM曲线
第二节 失衡的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导致IS-LM曲线位移的因素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
三、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效果的因素
四、完全挤出
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
第三节 总供求均衡:AD-AS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分析
四、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
第五章 利率以及利率的决定
第一节 利率概述
一、利率的含义及其计量
二、利率的种类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一、可贷资金理论:债券市场的供求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第三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六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及分类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通货膨胀的货币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政策根源
三、通货膨胀的结构性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四、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一、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二、抑制性的收入政策
三、供给管理政策
四、指数化政策
五、货币改革
第七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的冲突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二、中介目标的种类
三、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理论分歧
四、货币传导机制理论的再发展
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果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第八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内涵与功能
一、金融市场的特质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 金融市场分类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
二、金融工具的特点
……
第九章 金融机构
第十章 商业银行管理
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
第十二章 巴塞尔协议
第十三章 国际货币体系
参考文献
戴金平,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博士课程学历(1993),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博士后(1995-1996)。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福布莱特学者(2001-2002》,芬兰Helsinki Polytechnic和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讲课教授,厦门大学和山东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
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促进》、《走出危机: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济透视》、《国际金融前沿发展:理论与实证方法》、《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经济学主流))、《APEc的货币金融合作:经济与政治分析》。
《货币银行学》内容上既涵盖了货币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又兼顾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内容,同时体现了与本套教材其他部分充分协调的特色。全书基本上沿着从宏观到微观、从货币均衡到一般均衡、从理论到政策、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分析框架,体现了经济学研究中的统一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