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
作者:阎伟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
页数:307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500484875
ISBN-10:7500484879
去豆瓣看看 序
前言
一 萨特文艺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突破点
第一章 萨特早期的哲学思想和伦理叙事
一 萨特的生平与著述
二 早期伦理叙事的哲学基础
(一)萨特小说理论的哲学起源
(二)自由的存在论
三 模棱两可的伦理学与伦理叙事
(一)萨特的伦理学为何模棱两可?
(二)伦理叙事下存在的可能性
第二章 伦理叙事的话语模式及特征
一 主体意识、视角与叙述人称
(一)主体意识与叙事视角
(二)叙述者与人物的距离关系——不在外面,就在里面
(三)主体意识与叙述人称
二 情节与结构模式
(一)庸常世俗生活描写与焦虑人格
(二)情绪结构对情节结构的取代
三 情感同化法与道德悬置
(一)情感同化法
(二)萨特对非人格化叙事理论的深化
第三章 伦理叙事中的时问与身体
一 萨特的时间哲学和叙事策略
(一)意识和时间的三维
(二)三维时间中的叙事
二 萨特伦理小说中的时间特征
(一)双焦点的时间结构
(二)反时序叙事的诸种方式
三 以身体为中心的伦理叙事
(一)萨特的身体理论
(二)身体叙事下的生存困境
第四章 介人文学与意识形态叙事
一 萨特的意识形态论和介入文学观
(一)萨特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介入文学的宣言:《什么是文学?》
(三)文学是对意识形态的传达与疏离
二 介入文学中的意识形态叙事
第五章 意识形态叙事的话语模式及特征
一 作为意识形态象征的叙事
(一)意识形态叙事的理论来源
(二)多音齐鸣的复调叙事
二 宏大叙事与集体模式
(一)从庸常世俗生活的描写到宏大社会历史画卷的刻画
(二)从个人模式向集体模式的转变
(三)从不干预立场到社会历史和政治价值的全面介入
三 “回音壁式”的时间结构
第六章 历史意识与文体之变
一 历史意识与意识形态叙事的“新”文体
(一)历史意识的产生
(二)从处境小说到处境剧
二 处境剧中的神话结构模式
(一)神话结构模式
(二)二元对立结构中的戏剧,中突
三 处境剧中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
(一)充满主观性的反叙事结构
(二)“分裂性意象”的采用
结语
一 萨特两种叙事模式的特点
(一)伦理叙事的洞见与盲视
(二)意识形态叙事的激情与幻灭
二 萨特的叙事之旅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以来叙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阎伟,1969年生,湖北省鄂州市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讲授外国文学史课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于胡亚敏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博士论文题目为《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
《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通过对萨特文论和创作在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考察,将萨特的叙事理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命名为“伦理叙事”和“意识形态叙事”,并集中阐发了这两种叙事模式的形式基础和形式特征,具体说明了这两种叙事模式下的不同的审美效果。该书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在对萨特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结合、小说叙事学和小说社会学的结合上,以及对萨特伦理叙事、意识形态叙事话语模式及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具体展开上有一定突破。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