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针灸治疗学(套装上下册)
作者:巩昌靖 陈少宗 (作者), 陈少宗 (编者), 巩昌靖分册 (编者), 巩昌镇 (编者), 陈少宗总 (编者)
出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8.5
丛书:中华针灸临床精粹系列丛书
页数:845
定价:56.00 元
ISBN-13:9787543323025
ISBN-10:7543323028
去豆瓣看看 上册
绪论
第一章 传染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普通感冒
第三节 森林脑炎
第四节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第五节 结核性脑膜炎
第六节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八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九节 慢性乙型肝炎
附:肝炎后综合征
第十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十二节 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第十三节 慢性细菌性痢疾
第十四节 阿米巴痢疾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二节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阻塞性肺气肿
第五节 肺炎双球菌肺炎
第六节 肺炎支原体肺炎
第七节 吕弗勒综合征
第八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缓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速
第三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四节 过早搏动
第五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六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心房纤维颤动
第八节 心房扑动
第九节 房室传导阻滞
第十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第十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二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
第十三节 心肌病
第十四节 高血压病
第十五节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第十六节 心绞痛
第十七节 心肌梗死
第十八节 0-T间期延长综合征
第十九节 乳头肌功能不全
第二十节 雷诺综合征
第二十一节 红斑性肢痛症
第二十二节 手足发绀症
第二十三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类
第二十四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第二十五节 静脉曲张
第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肾孟肾炎
第二节 肺一肾综合征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慢性肾炎综合征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第六节 肾动脉缺血性高血压
第七节 抗生素性间质性肾炎
第八节 止痛剂性肾炎
第九节 慢性尿毒症
第十节 肾下垂
第十一节 尿路结石
第十二节 肾过敏反应
第十三节 良性再发性肾性血尿
第十四节 乳糜尿
第十五节 膀胱炎及尿道炎
第十六节 神经源性膀胱
第十七节 慢性前列腺炎
第十八节 前列腺肥大
第十九节 遗精
第二十节 阳痿
第二十一节 男性不育症
下册
绪论
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第二节 贲门失弛缓症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第四节 餐后早发性“倾倒”综合征
第五节 餐后迟发性“倾倒”综合征
第六节 胃切除术后吸收不良
第七节 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
第八节 吻合口溃疡
第九节 急性胃炎
第十节 慢性胃炎
第十一节 胃黏膜脱垂症
第十二节 胃下垂
第十三节 神经性呕吐
第十四节 神经性嗳气
第十五节 神经性厌食
第十六节 十二指肠炎
第十七节 十二指肠壅滞症
第十八节 急性胃肠炎
第十九节 金黄色葡萄球茵性胃肠炎
附:急性胃肠痉挛
第二十节 肠结核
第二十一节 局限性肠炎
第二十二节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类
第二十三节 结肠易激症群
第二十四节 非麻痹性肠梗阻
第二十五节 麻痹性肠梗阻
第二十六节 急性阑尾炎
第二十七节 慢性阑尾炎
第二十八节 脱肛
第二十九节 肝硬化
第三十节 急性胆囊炎
第三十一节 慢性胆囊炎
第三十二节 胆石症
第三十三节 胆道蛔虫症
第三十四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第三十五节 急性胰腺炎
第三十六节 慢性胰腺炎
第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散发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五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六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七节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第八节 尿崩症
第九节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十节 皮质醇增多症
第十一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二节 特发性水肿
第十三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第三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贫血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四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五节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第七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八节 过敏性紫癜
第九节 脾功能亢进症
第四章 代谢性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自发性低血糖症
第三节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第四节 单纯性肥胖
第五节 痛风
第五章 结缔组织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三节 全身性红斑狼疮
第四节 结节 性多动脉炎
第五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六节 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
第七节 白塞病
第八节 干燥综合征
第九节 风湿热
巩昌镇,毕业于山东大学,并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美国中医健康中心主任,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针刺研究》杂志编委。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华医学在美国以及全世界的发展与推广,热情支持中华医学融人美国主流医学,从1996年至今,他用英文在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报纸和中医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中国针灸与中医方面的介绍、综述与理论文章,与美国中医学院的同仁们一起编纂的大型《难病奇方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二十一卷。
陈少宗,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美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现代针灸学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倡导建立以“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及针刺作用四大规律为核心”的现代针灸学理论体系;提出并拓展了现代针灸学背景下的全息生物医学与现代时间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已承担参与了9项各级政府计划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代表作有《现代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现代时间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应用》、《全息生物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针灸治疗学(上下)》覆盖近700个病种,总结古代现代临床经验,涵盖医学各科,浩浩十卷,洋洋500万言,是针灸医学书籍的典范。 《内科疾病针灸治疗学(上下)》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分上下两册,主要介绍了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适用证的范围包含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老年科等各科的疾病与症状,对各科疾病的体针疗法、微针疗法、电针疗法、灸疗法以及其他各种以经络和腧穴为基础的疗法已经构成一个庞大的医学体系。这正是针灸内科、针灸妇产科、针灸儿科、针灸皮肤科、针灸五官科、针灸骨伤科、针灸老年科临床学科体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