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李正龙,汪泓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页数:177
定价:27.00 元
ISBN-13:9787301138588
ISBN-10:730113858X
去豆瓣看看 概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思路
第2章 上海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内涵与衡量标准
2.1 就业与失业经典和现代界定
2.2 充分就业与比较充分就业经典和现代界定
2.3 度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相关指标
2.4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度量标准与测定方法
第3章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可行性和条件分析
3.1 上海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同步性研究
3.2 新增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数的协调性研究
3.3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优势研究
第4章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主要障碍研究
4.1 上海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4.2 上海就业现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4.3 影响上海不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4.4 就业结构改变对上海充分就业的主要障碍分析
4.5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加重城镇就业压力
4.6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障碍分析
4.7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主要障碍分析
第5章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主要措施和政策研究
5.1 就业内容与就业形式创新研究
5.2 就业环境、就业结构改善研究
5.3 就业渠道拓展与劳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5.4 改善就业政策激励就业措施研究
第6章 总结
6.1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面临的主要挑战
6.2 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可操作措施
附录1 上海主要年份就业弹性系数
附录2 1979年以来上海GDP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
附录3 就业弹性趋势预测
附录4 上海各行业从业人数
附录5 五大支柱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附录6 新增就业岗位数预测
附录7 上海近年GDP的发展趋势
附录8 上海新增就业人数趋势预测
附录9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预测
附录10 上海主要年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附录11 上海2006年末各行业从业人员数量
附录12 上海主要年份从业人数和就业比重
附录13 外来务工人员预测
附录14 上海主要年份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附录15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门类及在沪就业人数比例
附录16 对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主要障碍排序的AHP法
附录17 上海毕业生预测
参考文献
李正龙,安徽当涂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从事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交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预测、决策、策略与博弈分析等数量经济的理论与应用方法、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研究。主持并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上海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研究”等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汪泓,女,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社会保障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咨询组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上海市各类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18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0多项。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结合上海实际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要求。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