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架构
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1.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4 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要求
1.5 嵌入式系统的平台化设计方法
1.6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1.6.1 分布式嵌入式系统
1.6.2 具有网络能力的嵌入式系统
1.6.3 具有因特网能力的嵌入式系统
1.7 嵌入式系统在国防领域的应用
1.8 小结
第2章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
2.1 设计流程概述
2.2 需求分析
2.3 规格定义与描述
2.3.1 规格书描述语言的特性
2.3.2 StateCharts
2.3.3 统一建模语言UML
2.3.4 规范与描述语言SDL
2.3.5 需求确认
2.3.6 总结
2.4 系统架构设计
2.5 软硬件协同设计
2.6 硬件与软件组件设计
2.7 系统集成
2.8 质量保证
2.8.1 质量标准
2.8.2 设计复审
2.9 小结
第3章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
3.1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概述
3.2 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概念
3.3 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3.3.1 8位微处理器
3.3.2 16位微处理器
3.3.3 32位以上微处理器
3.4 嵌入式处理器的组成与分类
3.4.1 嵌入式微处理器
3.4.2 微控制器
3.4.3 数字信号处理器
3.4.4 片上系统
3.5 典型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3.5.1 ARMRISC处理器
3.5.2 其他RISC处理器
3.6 广泛应用的)SP处理器
3.6.1 概述
3.6.2 DSP发展历程
3.6.3 DSP结构特点
3.6.4 DSP和通用处理器的区别
3.6.5 DSP应用领域
3.6.6 典型DSP产品
3.6.7 DSP的发展趋势
3.7 小结
第4章 嵌入式系统的外部设备
4.1 人机交互接口
4.1.1 触摸屏
4.1.2 键盘接口
4.1.3 显示器接口
4.1.4 语音输入/输出装置
4.2 嵌入式存储设备
4.2.1 易失性存储器
4.2.2 非易失性存储器
4.2.3 存储器的应用选择
4.3 输入/输出接口
4.3.1 串行接口
4.3.2 并行接口
4.3.3 IEEE1394
4.3.4 USB总线
4.3.5 I2C总线
4.4 无线传输接口
4.4.1 红外通信接口(IrDA协议)
4.4.2 Wi-Fi
4.4.3 蓝牙
4.5 系统总线
4.5.1 PCI总线
4.5.2 现场总线
4.6 扩充设备
4.6.1 CF扩充卡
4.6.2 MMC卡
4.6.3 SD卡
4.7 数模/模数转换器(ADC/DAC)
4.7.1 模数转换器(ADC)
4.7.2 数模转换器(DAC)
4.8 电源管理
4.8.1 电源电路分类
4.8.2 电源电路特性
4.9 小结
第5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
5.1 嵌入式软件
5.1.1 驱动层
5.1.2 操作系统层
5.1.3 扣间件层
5.1.4 应用层
5.1.5 嵌入式系统软件运行流程
5.2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5.2.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
5.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征
5.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5.3.1 体系结构分类
5.3.2 嵌入式内核
5.3.3 嵌入式TCP/IP协议
5.3.4 嵌入式文件系统
5.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5.4.1 嵌入式实时系统
5.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标准
5.4.3 实时调度算法
5.5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
5.5.1 WindowsCE操作系统
5.5.2 VXWorks操作系统
5.5.3 嵌入式Linux
5.5.4 uC/OS-II
5.5.5 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
5.6 小结
第6章 嵌入式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
6.1 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概念
6.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6.2.1 设备类型
6.2.2 设备号
6.2.3 设备文件接口
6.2.4 设备访问方式
6.2.5 程序结构
6.2.6 模块化设计
6.2.7 程序编译
6.2.8 字符设备的驱动程序
……
第7章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与中间件
第8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仿真与调试
第9章 软硬件协同设计
第10章 低功耗技术与可靠性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