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人性:超越和激活模式管理
作者:乔东 著
出版:工人出版社 2009.10
丛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术论丛
页数:357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500845133
ISBN-10:7500845138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论
一、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历史局限及人性论的突破
二、国内外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论
三、两种人性论与两种管理思想
(一)两种人性论:实体人性论与实践人性论
(二)两种管理思想:模式管理与实践管理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实践人性论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突破
第二章 实体人性论与模式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亚当·斯密与模式管理中实体人性论的奠基
二、模式管理发展历程中的实体人性论
(一)实体人性论的确立:科学管理理论
(二)实体人性论的转向: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三)实体人性论的丰富化:管理理论丛林
三、模式管理的局限性
(一)哲学基础:以实体人性论为思想前提
(二)思维方式:盲目推崇理性主义方法论
(三)价值诉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目标
四、模式管理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三章 实践人性论--实践管理超越模式管理的哲学基础
一、实践人性论的辩证性与整体性管理
(一)实践人性论的辩证性
(二)以实践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整体性管理
(三)整体性管理是很多成功企业的“灵魂”
二、实践人性论的生成性与创新性管理
(一)实践人性论的生成性
(二)以实践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创新性管理
(三)创新性管理是卓越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实践人性论的具体性与社会性管理
(一)实践人性论的具体性
(二)以实践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社会性管理
(三)社会性管理是长青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
(四)社会性管理的社会制度差异分析
第四章 人本管理--实践管理超越模式管理的根本途径
一、高度重视人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把人视为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
(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三)激发人的潜能
(四)尊重人的个性
(五)实证分析
二、充分发挥经理人员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体现经理人员的组织管理作用
(二)展示经理人员的战略规划作用
(三)履行经理人员的统筹协调作用
(四)保证经理人员的感召激励作用
(五)实证分析
三、全面发挥员工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具体表现
(一)约束与激励:人本管理的原则
(二)责任心与成就感:人本管理的途径
(三)团队意识与归宿感:人本管理的保障
(四)潜能发挥与自我实现意识:人本管理的目标
(五)实证分析
四、人本管理思想的社会制度差异分析
第五章 企业文化--实践管理超越模式管理的价值追求
一、企业文化的界定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历史的验证:企业文化的实质与功能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持久卓越经营业绩的核心因素
(三)企业文化是造成企业间经营业绩差异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五)企业文化是影响员工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三、企业文化展现企业间的本质差异
(一)企业文化是区分不同企业的根本标志
(二)企业文化营造不同的组织氛围
(三)企业文化塑造不同的企业精神
(四)企业文化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
(五)展现企业问本质差异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
……
第六章 以人为本:超越模式管理
参考文献
乔东,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委员会专家委员。先后求学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已在《清华大学学报》、《科学管理研究》和《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类文明不断取得进步的今天,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和价值论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其“见物不见人”、“重利轻义”的负面效应也曰益显露。本书将其概括为模式管理。本书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模式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并吸收其合理成份的前提下,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并加以扬弃,从而提出和建构一种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思想——实践管理。建构马克思主义实践管理是激活模式管理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当前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