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研究对象/方法及主要创新
1.4 本文的主要结论
2.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选择理论
2.1 引言
2.2 相机抉择的通货膨胀倾向
2.3 声誉均衡模型
2.4 委托一代理模型
2.5 目标设定方法
2.6 本章小结
3.货币政策规则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3.1 引言
3.2 货币政策规则概述
3.3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框架的属性界定
3.4 本章小节
附录3—A:目标变量条件预测的一阶条件
4.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框架
4.1 引言
4.2 货币政策动态优化中的确定性等价原理
4.3 目标设定规则模型框架的构建
4.4 目标设定规则最优化
4.5 利率稳定化和平滑性以及汇率的平滑性
4.6 分布预测目标设定制
4.7 模型不确定性问题
4.8 本章小结
附录4—A:后顾性模型
附录4—B:前瞻性模型
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5.1 引言
5.2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环境
5.3 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还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讨论
5.4 研究框架和方法
5.5 最优货币政策
5.6 MCIS的作用
5.7 本章小结
附录5—A:状态空间形式
附录5—B:含有前瞻性变量和未来预期控制的线性调节器问题
附录5—C:作为控制变量的任意MCI
6.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类型划分及其转型规律
6.1 引言
6.2 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类型划分
6.3 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结构性基础
6.4 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启示
6.5 从ITL转型为FFIT的实证研究
6.6 本章小结
7.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国际经验考察
7.1 引言
7.2 标准型通货膨胀目标制发展历程
7.3 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框架
7.4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实际通货膨胀的考察
7.5 严重偏离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实证考察
7.6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总结
7.7 政策启示
7.8 本章小节
附录7—A:实际通货膨胀运行情况详细列表
8.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中国的货币政策
8.1 引言
8.2 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的现状
8.3 中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
8.4 中国货币政策制度框架转型的设想
8.5 本章小结
附录8—A:当前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附录8—B:将为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融资功能从银行信贷中分离开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