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征收土地?
2.哪些单位可以征地?
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征收土地?
4.我国为何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5.我国征地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征地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7.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报批征地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8.什么是基准地价?
9.什么是征地补偿费?
10.征地补偿标准是否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1.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12.征地补偿费包括哪些费用?
13.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14.征地为什么要实行统一的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
15.征地补偿费应该如何管理?
16.征地批准事项是否需要公示?
17.土地征用的公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18.征用土地公告发布的办法是什么?
19.什么是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
20.为什么要建立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
21.国家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22.征收未利用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是否支付安置补助费?
23.征地补偿是否可以实行非货币补偿?
24.在校大学生和现役军人是否享受被征地补偿款分配权?
25.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是否享有土地补偿款分配权?
26.被征地农民对征地状况提出异议的如何处理?
27.被征地农民个人的征地补偿费以什么方式发放?
28.住房拆迁应如何补偿?
二、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基础知识
1.什么是被征地农民?
2.什么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3.什么是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
4.为什么要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实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
6.目前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文件有哪些?
7.我国被征地农民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8.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9.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1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11.为什么要实行补偿和社会保障相融合的被征地保障制度?
12.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13.征地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可以享受哪些权益?
14.我国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历史变迁状况如何?
15.被征地农民是否一定要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16.“失去大部分土地”中“大部分”的标准如何确定?
17.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如何筹集和管理?
18.政府承担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如何拨付?
19.被征地农民主要有哪些安置途径?
20.在征地过程中,如何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
21.被征地农民生产和生活应该如何保障?
22.征地安置的时间应该如何界定?
2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上报转非农业户口人员是否有时问限制?
24.《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安置办法上有哪些创新?
2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26.通过什么政策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27.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号码如何确定?
28.如何确保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29.被征地人员农转非后,其剩余土地应如何处理?
30.征收土地80%以上,剩余土地能够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如何参保?
3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是否需要建立档案?
32.被征地农民经济组织基本资料的变更如何办理?
33.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管理办法是什么?
34.有关部门和政府在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5.实施被征地农民工作中的“五要”是指什么?
36.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险)相关的制度建设有哪些?
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适用对象
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业务办理
五、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与资金管理
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支付
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制度衔接
八、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医疗与失业保障
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中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