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
1.2.1 对象界定
1.2.2 几点说明
1.3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及语料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语料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应用意义
第二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1 文言、白话与“言文一致”观
2.1.1 文言与白话
2.1.2 “言文一致”观
2.1.3 文言的“死”与“活”
2.2 新国语(或称标准语)的建设问题
2.3 书面语和口语
2.4 语体和语法的关系
2.5 前人对现代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的研究
2.5.1 概括性研究
2.5.2 各文言虚词、结构的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界定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的理论基础
3.1 语法系统及语法成分的价值
3.2 书写语言的表达机制
3.2.1 书写的语言和口说的语言
3.2.2 语体选择的社会价值意识
3.2.3 书写定位
3.2.4 书写行为的心理机制
3.3 语体与语码转换
3.3.1 语体和语域
3.3.2 语码转换的心理基础
3.4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的界定方法
4.1 引言
4.2 界定标准
4.2.1 频度标准
4.2.2 系统融合度标准
4.2.3 界定标准的说明
4.3 界定程序
4.3.1 界定文本属性
4.3.2 确定典型语境
4.3.3 调查频度表现
4.3.4 测定系统融合度等级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语法
第六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代词“其”
第七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之”
第八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于”
第九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介词“以”
第十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助词“所”
第十一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VA为B”使成结构
第十二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A为B”意动结构
第十三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名状+动”结构
第十四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动状十动”结构
第十五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的语体及个人风格对比考察
第十六章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与语法规范和教学
第十七章 文言语法成分的语言价值与语法的稳定性
第十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1
附录2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