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护理的概述
一、护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二、护理学的范畴
三、护理工作方式
四、护理专业
第二节 护理学的发展
一、护理学的形成
二、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
三、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四、21世纪中国护理工作展望
第三节 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一、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初级卫生保健
三、保健的概念和模式
四、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人
一、人的概念
二、护理中人的范畴
第二节 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三节 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范畴
第四节 护理
一、护理的概念
二、护理的内涵
三、整体护理
第三章 护士素质和行为规范
第一节 护士的素质
一、素质的概念
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
一、护士的语言行为
二、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三、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实践3-1仪表姿态的训练
实践3-2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的训练
第四章 护患角色与护患关系
第一节 护士角色
一、角色理论概述
二、护士角色功能
三、护士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患者角色
一、患者角色概念
二、患者角色特征
三、患者角色适应上常见的行为改变
四、患者角色适应上常见的心理反应
五、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六、指导患者适应角色的护理措施
七、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护患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內容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四、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
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第五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与模式
第一节 一般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二、系统的基本属性
三、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人的基本需要理论
一、需要的概述
二、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三、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一、成长与发展概述
二、有关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应激与适应理论
一、相关概念
二、有关应激的学说
三、对应激的防卫
四、对应激的适应
五、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节 自理理论
一、自理理论的内容
二、自理理论的意义
三、自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节 适应模式
一、适应模式的内容
二、适应模式的意义
三、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七节 保健系统模式
一、保健系统模式的內容
二、保健系统模式的意义
三、保健系统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 护理程序
第一节 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二、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步骤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计划
四、护理实施
五、护理评价
第三节 护理病案
一、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
二、护理计划单
三、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
四、护理记录单
五、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
六、健康教育计划单
实践6-1到医院收集资料,完成入院评估单
第七章 健康教育
第一节 概述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
三、健康教育的原則
四、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五、健康行为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
二、健康信念模式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
一、健康教育的程序
二、健康教育的內容
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四、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实践7-1尝试针对教育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第八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第一节 医院
一、医院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二、医院的分类与分级
三、医院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门诊部
一、门诊
二、急诊科
三、预防保健科
第三节 病区
一、病区的设置与布局
二、病区的环境管理
三、病区的护理工作
四、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五、病床单位与设施
六、铺床法
第九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
第一节 入院护理
一、入院程序
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 出院护理
一、出院前护理
二、由院时护理
三、出院后护理
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
第四节 家庭病床
一、家庭病床的概念
二、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和范围
三、家庭病床的护理工作
第十章 卧位与安全
第一节 各种卧位及应用
一、卧位的种类
二、常用卧位
第二节 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
一、帮助患者翻身侧卧法
二、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第三节 保护具的应用
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
第一节 休息
一、休息的意义
二、休息的条件
三、睡眠的生理
四、促进患者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第二节 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三、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
第十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三、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概念
二、清洁法
三、物理消毒灭菌法
四、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无菌技术概念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則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第四节 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概念
二、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
三、隔离消毒原则
四、隔离种类及措施
五、隔离技术操作法
第五节 供应室
一、供应室的设置
二、供应室的工作內容
三、敷料的加工
四、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
第十三章 清洁卫生护理
第一节 口腔护理
一、一般患者口腔卫生指导
二、特殊口腔护理
第二节 头发护理
一、床上梳发
二、床上洗发
第三节 皮肤护理
一、沬浴法
二、压疮的护理
第四节 卧有患者床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
第五节 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
四、异常体温的护理
五、体温的测量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三、脉搏的测量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三、呼吸的测量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三、血压的测量
第五节 体温单的绘制
一、眉栏部分填写
二、体温单40~42℃之间的填写
三、体温、脉搏曲线绘制
四、底栏填写
第十五章 饮食护理
第一节 医院饮食
一、基本饮食
二、治疗饮食
三、试验饮食
第二节 饮食护理
一、饮食与营养的评估
二、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三、患者的特殊饮食护理
第十六章 排泄护理
第一节 排尿的护理
一、排尿活动的评估
二、排尿活动异常的护理
三、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操作
第二节 排便的护理
一、排便活动的评估
二、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
三、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操作
第十七章 药物疗法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原则
二、给药原则
三、给药途径
四、给药次数和时间间隔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雾化吸人疗法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三、压缩气体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 注射法
一、注射原则
二、注射用物
三、药液抽吸法
四、常用注射技术
第五节 局部给药
一、滴药法
二、插入法
三、皮肤给药法
四、舌下给药法
第十八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法概述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种类和作用
三、静脉输液方法
四、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其排除法
六、输液反应及防护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
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三、输血前准备
四、静脉输血法
……
第十九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二十章 冷热疗法
第二十一章 标本采集
第二十二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第二十三章 临终患者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病案管理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