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概念与作用
1.1.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含义
1.1.2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作用
1.1.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2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特征、原则和内容
1.2.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特征
1.2.2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原则
1.2.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与程序
1.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任务与类型
1.3.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3.2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类型
1.4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规划概述
1.4.1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概念
1.4.2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1.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5.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发展
1.5.2 国外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1.5.3 国外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进展
1.5.4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1.5.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发展趋势与特点
第2章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础
2.1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及其主要学说
2.1.2 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基本观点
2.1.3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基本观点
2.3.2 基本原理
2.3.3 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4 空间结构理论
2.4.1 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观点
2.4.2 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2.4.3 调整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可能措施
2.4.4 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
2.4.5 空间结构理论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3章 生态环境调查
3.1 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自然资源
3.1.3 社会经济
3.2 生态环境调查的方法
3.2.1 生态环境调查的步骤
3.2.2 常规调查
3.2.3 专题调查法
3.3 生态环境专题调查
3.3.1 土地利用专题调查
3.3.2 水土流失专题调查
3.3.3 森林资源专题调查
第4章 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4.1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方法
4.1.1 系统分析概述
4.1.2 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4.2 水土流失评价
4.2.1 水土流失系统分析
4.2.2 水土流失评价
4.3 自然资源评价
4.3.1 气候资源评价
4.3.2 水资源评价
4.3.3 生物资源评价
4.3.4 矿产资源评价
4.3.5 旅游(景观)资源评价
4.3.6 土地资源评价
4.4 区域环境评价
4.4.1 区域自然环境评价
4.4.2 区域社会环境评价
4.5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
4.5.1 人口结构评价
4.5.2 产业结构分析
4.5.3 消费结构评价分析
4.5.4 功能分析
第5章 水、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决策与3S技术应用
第6章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
第7章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
第8章 防沙治沙规划
第9章 草地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10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
第11章 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