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与人权的互动:基于伦理文化视角的分析
作者:谢军 著
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5
页数:257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562042921
ISBN-10:7562042926
去豆瓣看看 导言
第一章 伦理文化意义上的人权概念
第一节 人权产生的伦理文化
一、人权:近代社会的产物
二、人权产生的伦理文化氛围
第二节 作为道德权利的人权
一、道德权利
二、道德权利的人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家仁学中人权资源
第一节 人道主义之“仁”
一、仁学总精神与宇宙观之“仁”
二、人学之“仁”与人的尊严
三、伦理规范之“仁”
第二节 仁政与民主、人权
一、仁学的政治伦理:仁政
二、民本与人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仁学背景下人权观念的生成
第一节 近代意义权利的出现
一、威权、国权、“内在”权利
二、民权:参政之权与救亡图强
第二节 从仁学开出人权观念的努力
一、康有为:仁-人权-大同
二、谭嗣同:仁-通-平等
第三节 西方人权观念“真义”的引进
一、严复:“民之自由,天之所畀”
二、陈独秀:“自主自由之人格”
三、人权派:人权与民主、法治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仁学背景下的人权理论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谢军,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ofSanDiego)访学。
主要从事社会正义、公共生活理论、应用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等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正义视域中的转基因问题研究》(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课题《非政治公共生活领域伦理秩序建设机制研究》(2009年)等项目研究。参与了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中国传统道德生活研究》(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德国情调研》(2008年)等课题研究。参与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广州信平出版社,待出版)等教材的编写。
在当下的中国有两个问题颇受人关注,一个是儒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命运,一个是人权在中国的发展。这两个问题表面看似相互无涉,但实际上是纠缠在一起的。前者所遇到的困境主要是现代性、后现代性等文明的冲击。后者则是现代公民社会在儒家背景下的中国有无可能形成,如何形成等问题。因此,可以说这两个问题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即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代公民社会的文化发展问题。众所周知,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成果与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其理论首先发达于西方文明,尽管自其产生至今有不少人对其持批评态度,但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不可能完全抛弃它,批评、反思的结果是人权在继承以往的优秀结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着。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