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1章 全球变化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概论
1.1 全球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的概念框架
1.1 .1 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6/
1.1 .2 全球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研究/6/
1.1 .3 全球变化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8/
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间合作机构
1.2 .1 联合国的相关机构/12/
1.2 .2 世界气象组织(w.MO) /14/
1.2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ECr)) /14/
1.2 .4 国际卫生组织(WHO) /15/
1.2 .5 国际能源组织(IEA) /15/
1.2 .6 国际科联(ICSIJ) /15/
1.2 .7 国际社科联(ISSC) /16/
1.2 .8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6/
1.2 .9 其他的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 /16/
1.3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国际科学计划
1.3 .1 世界气候计划(WCP)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18/
1.3 .2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IIDP) /19/
1.3 .3 国际生物圈计划(IBP)和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20/
1.3 .4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21/
1.3 .5 全球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综合观测系统/22/
1.3 .6 其他的相关科学计划/25/
1.4 全球环境变化相关的国际公约
1.4 .1 生物多样性公约/26/
1.4 .2 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27/
1.4 .3 国际湿地公约/27/
1.4 .4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28/
1.4 .5 保护臭氧层公约/29/
1.4 .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 /31/
1.5 全球变化研究的成就与中国的研究概要
1.5 .1 全球变化研究的成就/34/
1.5 .2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概要/36/
1.5 .3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未来展望/39/
参考文献
第2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2.1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与全球变暖
2.1 .1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44/
2.1 .2 全球变暖的基本趋势与温室气体的贡献/49/
2.2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2.2 .1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3/
2.2 .2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57/
2.2 .3 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59/
2.3 全球碳循环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
2.3 .1 全球各圈层的碳蓄积量/61/
2.3 .2 陆地植被和土壤的碳蓄积量与空间格局/62/
2.3 .3 全球碳循环与循环通量/63/
2.4 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2.4 .1 未知碳汇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问题/66/
2.4 .2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问题/67/
2.4 .3 全球碳循环通量与收支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68/
2.4 .4 全球碳源汇的时空格局与未知碳汇问题/70/
2.4 .5 碳循环动态的控制与反馈机制问题/71/
2.4 .6 未来全球碳循环的可能动态问题/71/
2.4 .7 C02施肥效应和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问题/72/
2.5 碳循环研究的方法与国际相关科学计划
2.5 .1 碳循环研究的方法/73/
2.5 .2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国际科学计划/78/
参考文献
第3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基本过程
3.1 地球生态系统碳循环概要
……
第4章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蓄积
第5章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蓄积
第6章 农田生态系统循环与碳蓄积
第7章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丢循环与碳蓄积
第8章 陆地生态统土壤碳循环与碳蓄积
第9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蓄积量估算模型
第10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通量观测
第11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储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