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研究:基本人力资本的视角
作者:卓越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2
页数:195
定价:25.00 元
ISBN-10:7500459556
ISBN-13:9787500459552
去豆瓣看看 序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运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四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
五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简介和述评
一 引言
二 风险投资中介效率的决定
三 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
(一)基于绩效的报酬激励
(二)承诺资本的分阶段注入
(三)限制性合约条款
(四)有限寿命和声誉机制
四 风险企业的治理
(一)克服“逆向选择”的事前甄别机制
(二)投资后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 风险资本的退出和治理
六 结论
第三章 人力资本、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的治理
一 引言
二 人力资本特性与企业治理结构
三 专用性、专有性和治理机制的动态化
四 人力资本、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
五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特征
六 结论
第四章 人力资本间接定价和风险投资剩余索取权安排
一 引言
二 相关研究的述评
三 逆向选择和人力资本间接定价基本模型
四 基本模型的扩展
(一)关于能力的信息不对称
(二)道德风险的考虑
五 风险投资合约中剩余索取权配置的特征、原因和手段
六 结论
第五章 人力资本专用性、专有性和风险投资控制权配置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的回顾
三 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构造
(二)创业者拥有控制权
(三)风险资本家拥有控制权
(四)最优的控制权安排
(五)控制权相机配置
四 比较静态分析
五 风险投资合约中控制权配置的实证分析
六 结论
第六章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阶段投资
一 引言
二 相关理论的述评
三 基本模型:一次性投资和套牢
(一)模型的基本构造
(二)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的参与(或事后效率)条件
(三) 一次性投资和事后的套牢
四 风险企业分阶段投资和“套牢”的解决
五 风险投资基金中的分阶段投资:一种极端情况
(一)基本模型的扩展
(二)模型的均衡
六 进一步讨论与结论
附录:
第七章 退出和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动态优化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述评
三 美
卓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成都市人民政府顾问。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方向为公共绩效管理,发展行政学和比较政府。已正式出版《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比较政府与政治》《西方行政分析》《行政发展研究》等专著,合著27部,在《政治学研究》《教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主持《政府成本控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7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主持开发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管理系统,公安派出所管理信息系统,公安派出所绩效评估管理系统和社区绩效评估管理系统,曾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项目考察和作科研。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研究:基本人力资本的视角》抓住风险投资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从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性出发,展开对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研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