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篇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顾名思义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去除各种令人不安的情绪,不要让欲望蒙蔽自我,保持心灵的安宁。“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端正了品德,抛弃偏见,远离邪念,才能被人民群众拥护。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时常反省自己
做适合自己的事
正直是立身处世之本
无欲则刚
学会卧薪尝胆
留白也是一种哲学
把目光放远些
切勿随波逐流
宠辱不惊
严于律己方可成大事
诚信是立世的根本
有志者事竟成
锲而不舍
一切繁华终归于平淡
珍惜当下的美好
勤奋有时,逍遥亦有时
为人处世篇
智慧无处不在,为人处世方面则更需要智慧。为人处世,最大的智慧应该在于“有德”。中国人所谓的“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做人”与“处世”不可分割。“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这其中主要涉及的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
齐家立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