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陈思和)
  第一编  鲁迅与世界文学
  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在复旦大学讲演
  刘大杰:鲁迅与写实主义
  王运熙:鲁迅小说艺术向域外小说的吸取
  陈鸣树:鲁迅:中西文化冲突中的选择——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唐金海:汪洋辟阖  独开一江——鲁迅文学创作源流探析
  第二编  鲁迅与中国古代文学
  赵景深:评介鲁迅的《古小说钩沉》
  丁锡根:《中国小说史略》笺补拾零
  章培恒:试论鲁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观点
  吴中杰  高云:鲁迅小说的民族风格
  谈蓓芳:鲁迅《狂人日记》的历史渊源——对其创新所在的别一种理解
  第三编  鲁迅与现代人物
  陈子展:鲁迅与章太炎
  章培恒:今天仍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
  吴立昌:关于鲁迅和沈从文
  朱文华:关于鲁迅讥评“胡适之法”的几个问题
  第四编  鲁迅作品解读
  刘大杰:《呐喊》与《彷徨》与《野草》
  蒋孔阳:谈谈《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1981年9月12日在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的一次报告
  潘旭澜:《朝花夕拾》的艺术
  阵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
  邓逸群:论《伤逝》
  郜元宝:读《野草》
  第五编  鲁迅思想综论
  章培恒:鲁迅的前期和后期——以“人性的解放”为中心
  吴中杰:鲁迅的当代意义
  陈鸣树:论鲁迅的智慧
  陈思和:再论鲁迅的骂人
  王安忆:类型的美
  郜元宝:“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
  张新颖:主体的确立、主体位置降落和主体内部的分裂——鲁迅现代思想意识的心灵线索
  第六编  鲁迅研究的研究  章培恒:《鲁迅全集》的一条注
  张业松:“历史文本”是这样构造出来的——《鲁迅全集》注释献疑
  周双全:鲁迅研究中一种政治表达的完成——冯雪峰的《回忆鲁迅》与鲁迅研究
  附录:
  1.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硕士生鲁迅研究论文目录汇编
  2.本书作者简介
  编后记(部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