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
吕薛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第68号]
——如何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陈先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第61号]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如何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孟铁保等赌博、绑架、敲诈勒索、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案[第74号]
——扣押、拘禁他人强索赌债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王一民、石香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案[第107号]
——对1997年刑法施行前伪造医院证明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
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伤害、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拘禁案[第142号]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
容乃胜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49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的“保护伞”问题
李志远招摇撞骗、诈骗案[第162号]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的同时又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的如何定罪处罚
江世田等妨害公务案[第205号]
——聚众以暴力手段抢回被依法查扣的制假设备应如何定罪
章来苟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第662号]
——检察官离任后在原任职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中担任辩护人是否违反了回避制度?
若违反了回避制度,应如何处理
杨国栋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案[第206号]
——在公共场所用锥子扎人造成恐怖气氛的能否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金建平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第207号]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法律适用
贾志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第559号]
——虚假地震信息能否认定为虚假恐怖信息
梁其珍招摇撞骗案[第264号]
——法条竞合及其法律适用原则,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朱荣根、朱梅华等妨害公务案[第302号]
——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的应如何定罪
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第372号]
——以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的方式向有关单位进行敲诈勒索的,如何定罪处罚
倪以刚等聚众斗殴案[第350号]
——如何把握聚众斗殴罪的犯罪构成及转化要件
张彪等寻衅滋事案[第517号]
——以轻微暴力强索硬要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陈宝林等赌博案[第351号]
——网络赌博中“开设赌场”的行为及相关共犯的认定
黄旭、李雁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第398号]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和处罚
陈金豹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18号]
——如何认定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的“参加”行为
邓伟波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19号]
——如何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
黄向华等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陈国阳、张伟洲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0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要件
李军等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1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积极参加行为
张志超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2号]
——如何理解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非法控制特征
刘烈勇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3号]
——如何结合具体案情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
区瑞狮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4号]
——如何界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成员个人犯罪
王平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5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经济特征
张宝义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6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罪责
乔永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8号]
——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证据要求和证明标准
王江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29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及组织者、领导者对具体犯罪的罪责
范泽忠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630号]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李祥英传授犯罪方法案[第651号]
——强迫他人学习犯罪方法后,胁迫其实施犯罪,应如何定性
(二)妨害司法罪
刘某妨害作证案[第62号]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是否以发生危害后果为构成要件
张某妨害作证案[第81号]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主观故意应如何把握
……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刑事政策
经验交流
疑案争鸣
大案传真
热点问题
审判实务释疑
专题论谈
问题探讨
编辑部答疑
裁判文书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