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生境:基于两个社区儿童道德发展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勇 著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
丛书: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
页数:175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563393466
ISBN-10:7563393463
去豆瓣看看 导论:儿童道德发展与社区生境
一、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展望
三、儿童道德发展社区生境研究概述
四、儿童道德发展社区生境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差别:时空与位育
一、怀里社区儿童的生活与位育
二、尚景社区儿童的生活与位育
第二章 对比:差距与差异
一、儿童与社区活动交往
二、儿童与成人活动交往
三、儿童与儿童活动交往
四、儿童的道德面貌
第三章 分析:生存与生活
一、儿童与社区活动交往的因素分析
二、儿童与成人活动交往的因素分析
三、儿童与儿童活动交往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建构(一):联动与指导
一、社区生境建构
二、家庭生境建构
第五章 建构(二):认识与引导
一、儿童心理世界的认识
二、儿童生活世界的了解
三、儿童生境建构
第六章 建构(三):主体与主动
一、建构学校的道德领导
二、审视学校的制度与行为
三、培育学校的道德教师
四、建设学校的校本道德课程
五、开展学校的道德对话
第七章 结语:有利儿童道德发展的社区生境
一、社区生境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有利儿童道德发展社区生境建构的有效举措
三、儿童道德发展社区生境研究有待深入之处
附录
附录一 田野工作路线示意图
附录二 南丹县里湖乡怀里社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录三 广州深圳市龙岗区尚景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录四 小学生生活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五 小学道德教育情况问卷调查(教师)
附录六 小学道德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家长)
参考文献
后记
杨勇,深圳市清林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1967年出生于四川阆中。1991年毕韭于西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子西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加州IConcordia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和学校管理学。
《道德与生境:基于两个社区儿童道德发展的比较研究》的研究过程及核心观点如下:
首先,人们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培养与道德行为的塑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深深地扎根于其生存及生活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整体道德素养固然与其所在的社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但是,儿童良好道德品格的塑成与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与其所在的社区生境的关系更为直接与密切。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