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
作者:邱静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6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509732892
ISBN-10:7509732891
去豆瓣看看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背景与假设
三 研究对象
四 概念说明
五 文献回顾
六 研究方法与研究构成
第一章 “第三条道路”--宪法问题研究会与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的宪法危机--内阁宪法调查会的成立及其实质
一 内阁宪法调查会的成立及其实质
二 内阁宪法调查会的合法性问题
三 学者与社会党对宪法调查会的抵制
第二节 宪法问题研究会:战后日本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先驱
一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成立
二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成员构成
三 社会各界的评价与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定位
第三节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主要活动
一 月例会
二 “宪法纪念演讲会”、《世界》、“岩波新书”
三 声明
第二章 民主主义的护宪思想--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宪法思想及其特征
第一节 从和平问题谈话会到宪法问题研究会
一 和平问题谈话会的结成
二 和平问题谈话会的定位
三 和平问题谈话会中的一致与分歧
四 宪法问题研究会与和平问题谈话会的继承关系
第二节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宪法观与第九条论
一 新宪法制定时期主要学者的宪法思想
二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宪法思想
三 宪法问题研究会的第九条论
第三节 宪法问题研究会中的三种宪法思想
一 官泽俊义的宪法思想
……
第三章 知识分子的力量--宪法问题研究会的护宪运动与政治影响
第四章 未完成的任务--后继知识分子护宪团体的护宪思想与政治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邱静,1981年生于河北,2002年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2008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与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学、中日关系。曾在《国际政治研究》、《外交评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有英文、日文译著二十余万字。2010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
在冷战、高度经济增长、“55年体制”等日本国内外政治背景下,知识分子护宪运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后日本改宪的政治过程,而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知识分子护宪思想的变化。战后日本知识分子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战后日本知识分子宪法思想的主流实际并不是强调非战、非武装、非暴力的和平主义,而是强调国民主权的民主思想。由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护宪运动影响力的衰退(乃至日本政治的整体变化)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和平主义思潮的衰退,这里更加不容忽视的思想背景是知识分子团体自身民主思想的式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