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
作者:李生秀 等著
出版:科学出版社 2008.10
页数:952
定价:180.00 元
ISBN-13:9787030209979
ISBN-10:7030209974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篇 旱地土壤氮素循环
第1章 旱地土壤中的氮素
1.1 旱地土壤的全氮含量
1.2 旱地土壤中的有机氮
1.3 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
1.4 土壤的固定态铵
参考文献
第2章 旱地土壤氮素矿化
2.1 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因素
2.2 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方法
2.3 土壤培养过程中无机氮、有机氮变化
2.4 氮素矿化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旱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氮及其意义
3.1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2 土壤微生物氮的测定
3.3 土壤微生物氮的组分特性
3.4 土壤微生物氮的有效性
3.5 土壤微生物固持氮的意义
3.6 影响土壤微生物氮的因素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旱地土壤中的氨挥发
4.1 引言
4.2 旱地土壤氨挥发损失机制
4.3 土壤性质和农业措施等对旱地土壤NH.挥发的影响
4.4 土壤NH3挥发损失的研究方法
4.5 减少NH3挥发损失的措施
4.6 对土壤NH3挥发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旱地土壤氮素反硝化和氧化亚氮排放
5.1 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和氧化亚氮的产生
5.2 影响反硝化作用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因素
5.3 旱地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中N2O的产生
5.4 不同作物条件下旱地土壤氧化亚排放及反硝化损失量
参考文献
第6章 旱地土壤矿质氮残留与淋溶
第二篇 旱地植物氮素生理
第7章 植物氮素挥发损失
第8章 作物利用氮素的基因型差异
第9章 蔬菜硝态氮累积
第10章 植物铵、硝态氮营养
第三篇 旱地土壤氮素管理
第11章 氮素与环境
第12章 水分、氮素相互作用及其耦合效应
第13章 旱地不同栽培制度下的氮素管理
第14章 氮肥合理施用
索引
李生秀,男,1936年生,我国著名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土壤学会土壤-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营养学会矿质营养与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氮素是作物需求量大而生长介质供应量少、供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的营养元素,也是控制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多样性、动态和功能的关键元素。《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系统论述了早地土壤和植物中的氮素行为, 讨论了氮素对环境的影响,指出了氮素管理的科学途径。全书分三篇。第一篇重在讨论旱地土壤氮素循环,包括早地土壤氮素含量、形态、矿化、微生物氮、氨挥发、反硝化及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淋失;第二篇从旱地植物氮素生理,如植物体中的氮素挥发、作物基因型对氮素反应、植物体中硝态氮累积和植物的铵态氮、硝态氮营养特性探讨提高肥料中氮素效率的生理基础;第三篇着重介绍旱地土壤氮素管理,分析氮素与环境、水氮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栽培制度下的氮素管理和氮肥合理施用。全书内容丰富,旁征博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可供从事农学、植物营养、土壤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的人员参阅,也可供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和大学生阅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