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恢复明清章 回小说的历史原貌
  第二节 重建明代章 回小说的阐释空间
  第三节 凸显清代章 回小说的个性空间
  第四节 探寻明清章 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
  一、宗教描写的超逸品格与世俗存在
  二、宗教描写与小说的艺术构思
  三、宗教描写与小说的哲理表达
  四、还原解读、诗学建构与民族精神的探寻 
  第二章 《西游记》的宗教叙事
  第一节 《西游记》的宗教特质及其理论分野
  一、修性与修命
  二、大乘小乘与正道旁门
  三、人身与妖躯
  第二节 性功修炼与《西游记》的叙事架构
  一、心性修炼与《西游记》的叙事权威
  二、考验:《西游记》叙事框架的核心动力
  三、赎罪;《西游记》叙事框架的辅助动力
  第三节 命功修炼与《西游记》的关目设计
  一、命功修炼与《西游记》的场景设计
  二、命功修炼与《西游记》的情节 设计
  三、命功修炼与《西游记》的人物设计
  第四节 宗教叙事与孙悟空的三种身份
  一、唐僧侍从的变迁
  二、作为赎罪者的孙悟空
  三、作为修行者的孙悟空
  四、作为叙事者的孙悟空
  第五节 宗教叙事与《西游记》的色欲考验
  一、女儿国的演变
  二、唐僧的色欲考验
  三、唐僧弟子的色欲考验
  小结:宗教叙事与《西游记》的阐释空间
  第三章 《水浒传》的宗教叙事
  第一节 道教降凡神话和《水浒传》的叙事架构
  一、宗教叙事与《水浒传》的叙事架构 
  二、宗教叙事与天罡地煞历劫尘世
  三、宗教叙事与《水浒传》的情节 主脉 
  第二节 降凡赎罪和《水浒传》的叙事意图
  一、《水浒传》的降凡神话:一个象征的世界 
  二、魔君的梁山事业:一个暴力的世界
  三、魔君的招安历程:一次赎罪之旅 
  四、素材与意图的悖论:一个充满张力的世界
  第三节 宗教叙事与《水浒传》的情感基调
  一、忠与义的激荡:下层社会的知遇情结
  二、腐败与反腐败的牵缠:下层社会的暴力情结
  三、谪谴神话对政治神话的消解:民间社会的宿命情结
  小结:江湖想象与“现实主义”的困境
  第四章 《金瓶梅词话》的宗教叙事
  第一节 《金瓶梅词话》中的两类宗教描写
  第二节 宗教关怀与创作意图
  第三节 宗教判语与整体架构
  第四节 宗教判语与人物设计
  一、西门庆、官哥、陈经济的宗教判语
  二、吴月娘、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的宗教判语 
  三、李娇儿、孙雪娥、西门大姐、春梅的宗教判语 
  小结:宗教叙事与口头叙事的多元聚合
  第五章 《三国演义》的政治神话与叙事策略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中的政治神话
  第二节 政治神话与《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第三节 政治神话与《三国演义》的美学效应
  小结:政治神话与小说叙事学
  第六章 《儒林外史》的宗教叙事
  第一节 宗教叙事与《儒林外史》的艺术构思
  第二节 宗教叙事与《儒林外史》的士风描写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末世情怀与自况情结
  小结:宗教叙事与《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
  第七章 《红楼梦》的神道设教与曹雪芹的生命意识
  第一节 神道设教与《红楼梦》的叙事架构
  一、降凡:神界与尘界的内在关联
  二、历劫:大观园的淡入与淡出
  三、回归:贾宝玉的悲剧体验与贾宝玉的生命感悟 
  第二节 万境归空说与《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一、警示与预示
  二、真事隐与假语村言
  三、体道与证道
  第三节 正邪两赋说与《红楼梦》的写情策略
  一、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说与秦可卿的卧室意象
  二、正邪两赋说与大观园的情缘体验 
  三、正邪两赋说与贾宝玉的情场知己 
  四、正邪两赋说与《红楼梦》的抒情传统
  第四节 《燃藜图》、《海棠春睡图》与贾宝玉的生存悲剧
  一、《燃藜图》、《海棠春睡图》与《红楼梦》的权威叙事
  二、事功与性情:角色错位与贾宝玉的生存悲剧
  三、甄宝玉与贾宝玉:性情与事功的双重变奏
  第五节 草木、花柳与群钗——神道设教与大观园群钗的神界胎记
  一、大观园的神界胎记
  二、大观园群钗的神界胎记
  三、大观园诗社的神界胎记
  四、《红楼梦>与古典诗词曲赋的花柳境界
  第六节 花主、诗人和哲人——神道设教与贾宝玉的形象设计
  一、绛洞花主与群钗合一
  二、诗人与哲人
  三、生命意识与诗性情怀
  小结:宗教叙事、诗性叙事与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