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则例编纂研究
作者:李永贞 著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5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10047213
ISBN-10:7510047218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二、清朝律例编纂成就
三、清朝律例档案文献编纂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文献资料收集法
二、分析对比法或比较研究法
三、考异法或考据法
四、分析归纳法
第一章 律例档案编纂渊源
第一节 《唐律》编纂对明朝律例编纂的影响
一、明承唐、宋制
二、《大明律》的颁布
三、《大明律》与《唐律》
第二节 明朝律例文献编纂
一、明朝律例文献档案汇编
二、《明大诰》的内容述评
三、《明会典》的编纂
第三节 清朝律例文献编纂
一、清朝律例编纂
二、《清会典与则例》编纂
第二章 清朝则例编纂概论
第一节 清朝律例表现形式
一、谕旨是封建制定刑法的重要史料来源
二、律通称刑书或刑律,主要以刑事法典的形式出现
三、例又称条例或定例,它在明清之际成为应用广泛的一种法律形式
四、清朝律例关系
第二节 清朝则例编纂考析
一、清朝则例编纂的起源
二、条例与则例
第三节 明清时期政治文化对律例文献编纂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政治对律例文献编纂的影响
二、明清时期学术文化对律例文献编纂的影响
三、清朝档案工作对律例文献编纂的影响
第四节 明清档案文献编纂成果
一、法律文书汇编
二、诏令奏议集
三、经世文编
四、金石档案汇编
五、以档案材料为主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和专题史料汇编
第三章 清朝会典与则例编纂
……
第四章 清朝则例编纂详析
第五章 清朝则例编纂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李永贞,女,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师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刘耿生先生。主要从事法学和文献编纂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21世纪“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副主编),参编国家司法考试大词典一部(副主编)。
在中国档案文献的编纂过程中,有关政典法令的汇编是从唐朝开始。在清朝,《大清会典》、《大清会典则例》,清朝各部院的则例等,都是依据档案文献汇编纂修而成,是清王朝通过立法治理国家、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
清朝在会典与则例的编纂制定方面,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将指导总体的法律制度“律”立为典,具体的实施“细则”定为则例。其法律效力与法典相同。这样,清代的行政立法就达到了以会典为大纲,以则例为细目的规范化形式。清代则例的制定与发展,是我国早期行政立法史的一大贡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