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哲学
作者:朱志荣 著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6
丛书:2011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561794807
ISBN-10:7561794800
去豆瓣看看 绪论
一、历史溯源
二、基本特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主体
第一节 天才
第二节 虚静
第三节 创作
第四节 欣赏
第二章 本体
第一节 创构
第二节 结构
第三节 生成
第三章 特质
第一节 节律
第二节 和谐
第三节 时空
第四章 神采
第一节 气韵
第二节 体势
第三节 风骨
第四节 趣味
第五章 流变
第一节 起源
第二节 中介
第三节 动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二版后记
朱志荣,男,1961年生,安徽天长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出版《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艺术论》、《西方文论史》等专著,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中国美学简史》等教材多部。
《中国艺术哲学》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哲学问题。艺术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古人的哲学背景。在中国古人的诗性思维中,万事万物都体现了生命精神;他们从天人关系出发来看待艺术,将艺术中的生命精神视为对自然和主体的生命精神的体悟和传达,是一种生命有机体。艺术作品的结构被视为一个言、象、神、道相统一的生命整体。中国古人将艺术境界的追求看成是人生境界追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艺术看成主体成就人生的重要途径,主张通过虚静来跨越现实的功利心态,与自然为一,其中对万物的感悟是基于感性又不滞于感性的独特体悟,并通过艺术创作而实现心灵的自由。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有着生生不息的气化流行于其间,具有自身的节奏和韵律,体现了和谐原则,并通过特定的时空意识加以表现。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