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择人任势 用人以诚
一、千万别让关键性人才流失--李箴视跪留雷履泰
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曹财东不辞赔钱掌柜
三、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胡雪岩以才揽财
四、一流人才一流对待--乔景仪感化阎维藩
五、非常之人非常使用--秦桧重用造假书生
六、打造一流团队--李宏龄知人善任
七、让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不识字的大掌柜
第二章 诚信为本 以义为利
一、以人为本,声名更盛--复恒当纠错
二、嘴硬不如货硬--刘莹刚销毁毒胡椒
三、利润诚可贵,信誉价更高--商鞅取信于民
四、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燕昭王拜师
五、仁厚利亦厚--陶朱公断案
六、义声之下利百倍--任嘏不发不义财
七、该外的一文不短,外该的听其自便--复字号面铺的“高招”
第三章 捕获商机 信息先行
一、危机蕴含商机--李宏龄乱世营业
二、会变通才会发现机会--胡贞益违祖训
三、有眼光才能发现机遇--无盐氏千金放贷
四、获取机遇要有耐心--越国农夫不改初衷
五、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宋襄公大败泓水
六、官渡之战--出色的情报等于光辉的未来
七、先人一步领风骚--赤壁大战
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秦重卖油
九、信息灵通,家藏金穴--刘宝调剂南北市场
十、发现商机,决断迅速--胡玉美收购虾子
十一、全面了解市场是正确决策的前提--范顺经商
十二、顾客来问货,行情送上门--六必居每日喝“栏柜酒”
第四章 借力生财 白手起家
一、以权生财乃最佳捷径--县令买鸡蛋
二、心力决定一切--布店老板一文钱起家
三、两手空空也可赚钱--裴明礼脚踏“空”地
四、无本生利的负债经营--黄楚九借钱经商
第五章 工于炒作 巧取声名
一、不是广告的广告--俞羡长巧做广告
二、将错就错,另辟蹊径--黄老板鼓吹“百龄机”
三、物以人贵的名人效应--齐桓公穿紫
四、“虚张声势”好生财--王心发开汤元店
五、品格宣传最有效--张良卖货
第六章 取舍有度 进退自如
一、进退有方,不贪恋利益--渠源祯撤股
二、胡雪岩舍炮取枪--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以和为贵是生财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四、深谋远虑比金钱更为可贵--裴老的“先见之明”
五、时变我变,及时收缩--高钰乱世巧经营
六、欲取先予的商家战术--舍美人得江山
七、人弃我取,人去我就--王海峰贩盐
第七章 奇计胜兵 长袖善舞
一、随行就市,尊重市场规律--文若虚卖柑橘
二、居民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市场--斜纹布变金子
三、慎于选业,坚持专长--卓氏冶铁
四、小点子大效果--小酒馆独辟蹊径客盈门
五、劣质劣价取胜--丙药商致富
六、潜观默学,巧取他人之长--黄道婆成才
七、商品包装也很重要--买椟还珠
附录 中国老字号的生意经
一、创造驰名商标--“王麻子”刻意创名牌
二、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张小泉剪刀店以质量求生存
三、鸭要好,人要能,话要甜--全聚德的经营“三字经”
四、窑老酒醇,经营有方--茅台一摔天下知
五、既弘扬传统,又推陈出新--推陈出新的同仁堂药店
六、上下结合,雅俗兼顾--东来顺的成功之道
七、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瑞蚨祥绸布店的“六如”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