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源头
一 神话传说寓哲思
二 天命神学思想的形成
三 玄妙《易经》之解读
四 五行说的起源
五 阴阳观念的产生
第二章 中国哲学范型的创始
一 疑天思想
二 管晏思想
三 法家、名家的先行者
四 道家的开篇之作《老子》
五 孔子开创儒家学派
六 兵家之祖孙武
七 范蠡的阴阳转化论
八 墨子墨家
第三章 诸子百家争鸣竞胜
一 道家双璧
二 法家主张
三 孙膑之兵法
四 儒家亚圣孟子
五 道家的逍遥者庄子
六 稷下学宫
七 名辩思潮的兴起
八 后期墨家
九 阴阳五行学派
十 诠释《易经》的杰作《易传》
十一 融会百家的通儒荀子
十二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十三 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
十四 黄老学派
第四章 两汉经学
一 刘邦对待儒家的态度
二 儒学渐兴
三 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
四 儒术定于一尊
五 盐铁会议上的儒法之争
六 今天经济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七 谶纬之学的兴盛
八 扬雄、桓谭、王充挑战谶纬
九 今古文经学之争
十 古今文经学的合流与终结
第五章 魏晋玄学
一 正始玄学
二 竹林玄学
三 玄风中的异声
四 元康玄学
五 言意之辩
第六章 佛教东传与中国佛学
第七章 道教及三教论争
第八章 宋明理学
第九章 启蒙与趋实
第十章 西学与中国
第十一章 现代新儒家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