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民间饮食习俗
作者:宣炳善 著
刘魁立,张旭 编
出版: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4
页数:169
版本:3
定价:19.80 元
ISBN-13:9787508714752
ISBN-10:750871475X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儒家与民间饮食习俗
儒家“食不厌精”的饮食追求
民间四季饮食养生之道
食疗中的中医精神
第二章 岁时节日中的饮食习俗
端午节与重阳节的饮食习俗
清明节与中秋节的饮食习俗
第三章 不同民族的节日与日常饮食习俗
汉族的饮食习俗
西南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羊大为美”的游牧民族饮食习俗
第四章 从四大菜系到八大菜系
四大菜系的地方文化特征
浙徽湘闽菜系百家争鸣
第五章 民间饮酒习俗
酒的地域文化特征
历史上饮酒逸事趣谈
酒与人际交往
第六章 民间饮茶习俗
《茶经》的品茶之道与审美精神
地方名茶及其地域风格
从老舍的《茶馆》谈成都茶馆
第七章 地方风味饮食
地方风味小吃
中国地方著名招牌菜
第八章 饮食习俗的演变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日常饮食生活中的科学
素食与当代饮食生活方式
合餐制与分餐制
参考资料
宣炳善,文艺民俗学硕士、历史地理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对外汉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发表民俗学专业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对外文化传播学》,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公民民俗学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研究。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张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