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尤·霍洛波夫的理论与阿伦福特音级集合分析方法的尝试性结合——以韦伯恩《弦乐四重奏小品六首》op.9-1为例
武满彻晚期钢琴小品的和声技法——以《雨树素描》等四首作品为例
对管弦乐法课程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部分现象与问题的探讨和解析
太阳之乐——澳大利亚著名作曲家彼得·斯科瑟普及其作品
钢琴协奏曲《山林》的结构初探
继承传统、扎根民族、中西融合——对陈怡创作混合室内乐五重奏《春夜喜雨》的分析
后序列主义音乐中调性与结构因素的回归——毯拉皮科拉的钢琴组曲《安娜莉贝拉的音乐笔记本》之序列与复调技法分析
对管弦乐法教学三个基本概念的思考
追溯与引申——对肖邦前奏曲体裁的补充分析
音乐微观分析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乐逗划分方法的再补充
音乐史学
延安鲁艺时期的歌剧研究
对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的研究
向隅与东北鲁艺三团印象
闭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
关于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
“扩展”、“深化”与“自觉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与思考
民族音乐学
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由东北大鼓保护工程引发的思考
刘兰芳与东北大鼓
满族音乐的文化定位
浅析辽宁鼓乐“汉曲”与唐代大曲的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七声“音阶”
新疆出土箜篌的形制渊源探究
表演艺术
音乐语言“文字”新探——微观结构理论中的音乐语言“文字”
浅谈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特点
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
管窥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旋律变奏
低音提琴之永恒的旋律——库谢维茨基《#f小调低音提琴协奏曲》演奏释析
试论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分析与演奏
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问题的思考
浅议艺术歌曲的属性与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绪控制
器乐演奏的心理学原则
音乐评论
评郭文景的《小提琴协奏曲——土韵》
谱时代新曲 为人民歌唱——劫夫音乐创作思想解析
评上海国立音专之音乐刊物——《乐艺》与《音乐杂志》
现代音乐一枝花——评学者型作曲家姚恒璐的音乐作品
道不远人——关于陈怡和她的创作与教学
史学·史识·史观——钱仁康先生西方音乐研究学术撰述评介
中西艺术的“视界融合”——读解《乐之舞》
劫夫创作的毛泽东诗词歌曲
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教育
舞蹈研究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