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意义(新版)
作者:(德)尼采著,周国平译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
页数:277
定价:22.00 元
ISBN-10:7561325142
ISBN-13:9787561325148
去豆瓣看看 前言
1 日神和酒神
2 成为你自己
3 天才所面临的危险
4 论灵感和天才
5 论女人
6 论性别和爱情
7 论婚姻
8 婚姻不宜于自由思想家
9 父母的愚蠢和童年的悲剧
10 疯狂在道德史上的意义
11 论自我和同情
12 苦难者的认识
13 从痛苦中分娩思想
14 闲暇与优游
15 我们的快乐有何含义
16 在何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虔诚的
17 什么是浪漫主义
18 “科学”之为偏见
19 超人和末人
20 创造者之路
21 老妇和少妇
22 高超的人
23 纯洁的知识
24 诗人
25 哲学中的教条主义
26 论哲学家的偏见
27 自由灵魂
28 没有信仰的现代人
29 格言和插曲
30 评妇女解放
31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32 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
33 论比才的音乐
……
尼采,1844年11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洛肯镇。他父亲是基督教路德宗的牧师。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1846年,7月,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出生,1849年,尼采父亲病故。 1850年,搬家到萨勒(Saale)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1868年,初识瓦格纳,瓦格纳是尼采的年轻时代的好友。 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尚未正式毕业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1870年,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因伤退役。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2年,去意大利旅行。经人介绍与罗?莎乐美相识。五月,完成《快乐的科学》并出版。同月,向莎乐美求婚,被拒绝。1883年,开始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部。7月开始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 1884年,在威尼斯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11月起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897年,母亲病逝,被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接到文化名城魏玛居住。 1900年,尼采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葬于故乡洛肯(Roecken)教堂。
尼采可真算是达尔文的儿子,俾斯麦的弟兄。他一身兼备了雪莱的神经和卡莱尔的脾胃;战士的盔甲内部却隐藏着一个弱女子般的灵魂。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尼采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的著作看起来更像是诗体散文而不是哲学。
——(英)贝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
旧像愈摧破,人类便愈进步,那达尔、易卜生、托尔斯泰、尼采诸人,便都是近来偶像破坏的大人物。
——鲁迅《热风·随感录》
一个世纪以来,作为哲学家而在西方乃至东方文学艺术界发生了巨大影响的人,尼采是数得上的人。
——周国平《人酒神冲动到权力意志》
一般而论,尼采的魅力也许正在于他的矛盾性,在于他那种以艺术对抗悲观主义,把痛苦当作欢乐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名字正是和酒神精神相联系而留在美学和艺术的史册上的。
——刘小枫《尼采的微言大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