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文化津梁
作者:周有光 著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9
页数:452
定价:37.00 元
ISBN-13:9787108027146
ISBN-10:7108027143
去豆瓣看看 序言
儿童和字母
字母诗歌(五种)
拼音字母周岁献词
正确地认识《汉语拼音方案》的重大意义
拉丁字母小史
字母跟着宗教走
拼音化的历史脚印
通向中国的字母之路
丝绸之路和字母之路
“知识爆炸”和“大海捞针”
给科技车轮加点润滑油
字母和音标
拼音和文字
译音方案和文字方案
从注音字母到拼音字母
什么是文字的民族形式
叫世界最通用的字母替汉语服务
从“胡琴”是“国乐”谈起
拟订拼音方案的几项原则
汉语拼音三原则
汉语拼音三不是
新方案跟过去各种拉丁字母方案的比较
方案的争论问题及其解决
拼音字母的产生经过
回忆拼音方案的制订过程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化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标准
附: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地名的音译转写法和单一罗马化
地名国际标准化和地名读音问题
……
我和语文现代化
附录 周有光著作单行本目录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1923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五卅惨案”后改读光华大学。1928年至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55年10月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主持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著有《汉字改革概论》等二十多种,发表论文三百多篇。曾担任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汉语拼音可说是最平凡、也最实用的信息传输工具,更是国际间文化传播的津梁,加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步伐。被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不仅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员,而且全程参加了拼音方案委员会主导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工作,历时三年,终获定案,并于1958年经全国人大通过,公布实施,是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2008年是《汉语拼音方案》行世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周有光先生从过去五十年间所写的有关汉语拼音的文章中精心选择了五十篇,结集成为这部专业论文集。本集既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有深入的学术探讨。周有光先生介绍了拼音化的历史足迹、方案的制订过程,分析了汉语拼音的指导原则,也揭示了汉语拼音作为文化桥梁的深刻意义。它既是《汉语拼音方案》五十华诞的献礼,也不失为语文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