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用数据资料
1.1 计量单位
1.2 常用的物理量和单位
1.2.1 空间、时间和周期的量和单位
1.2.2 力学的量和单位
1.2.3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1.2.4 热学的量和单位
1.2.5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1.2.6 声学的量和单位
1.2.7 常用的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1.2.8 常用的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及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1.2.9 常用的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1.3 单位换算关系
1.3.1 时间和空间的单位换算
1.3.2 力学单位换算
1.3.3 电学和磁学单位换算
1.3.4 热学单位换算
1.3.5 光学和声学单位换算
1.3.6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单位换算
1.4 物理常数数据
1.4.1 物理和电学常数
1.4.2 大气压力、温度与海拔的关系
1.4.3 常用电磁波谱频率区段
1.5 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
1.5.1 常用电工导体材料的电性能
1.5.2 常用绝缘材料的电性能
1.5.3 常用固体材料的机械性能
1.5.4 部分液体材料的性能
1.5.5 部分气体材料的性能
1.6 电工标准
1.6.1 标准和标准化概述
1.6.2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6.3 国家标准中电工标准简介
2 电气工程图的图例符号及文字符号
2.1 概述
2.2 电气工程图常用图例符号及文字标注
3 负荷分级及计算
3.1 负荷分级及其供电要求
3.1.1 民用建筑常用的重要电力负荷分级表
3.1.2 工业企业建筑常用的重要用电设备负荷分级表
3.1.3 智能化建筑用电设备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表
3.1.4 建筑物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分级表
3.2 需要系数法
3.2.1 需要系数法的计算方法
3.2.2 需要系数表
3.3 利用系数法
3.4 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
3.4.1 负荷密度法(又称单位面积功率法)的计算方法
3.4.2 单位指标法的计算方法
3.4.3 负荷指标表及符合密度表
4 供配电系统
4.1 电压选择及电能质量
4.1.1 电压选择
4.1.2 电能质量
4.2 变压器的选择
4.2.1 变压器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4.2.2 变压器形式和联结组别的选择
4.3 供配电系统(35kV及以下)接线方式及特点
4.3.1 供配电系统(35kV及以下)接线方式及特点
4.3.2 35kV变电所的主接线
4.3.3 10(6)kv变电所的主接线
4.3.4 低压配电系统接线方式及特点
4.4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4.5 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限值
5 配电装置的布置
5.1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离
5.1.1 屋內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5.1.2 高压配电装置室內各种通道的最小净宽
6 短路电流计算
7 线路敷设
8 电缆的设计选择
9 继电保护
10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11 接地
12 室内布线
13 照明
14 电气传动
15 建筑智能化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