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热能及其利用
0.2 热能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
0.2.1 化学能向热能转换的装置
0.2.2 热能动力装置
0.2.3 制冷装置
0.3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0.4 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0.5 法定计量单位简介
0.5.1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0.5.2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0.5.3 国际单位制单位与其他单位制单位的换算
本章小结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热力系统
1.1.1 热力系统
1.1.2 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1.1.3 简单热力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1.1.4 单组分系统与多组分系统均匀系统与非均匀系统
1.1.5 热源
1.2 系统的描述及其性质
1.2.1 热力系统的状态平衡状态及状态参数
1.2.2 状态参数特性
1.2.3 强度参数广延参数
1.3 基本状态参数
1.3.1 压力
1.3.2 温度
1.3.3 比体积
1.4 状态方程状态参数坐标图
1.4.1 状态公理
1.4.2 状态方程
1.4.3 状态参数坐标图
1.5 热力过程
1.5.1 准静态过程
1.5.2 耗散效应
1.5.3 可逆过程
1.6 热力循环
1.6.1 循环种类
1.6.2 循环的经济指标
本章小结
第2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 能量的传递形式
2.2.1 功
2.2.2 热量
2.2.3 储存能
2.3 封闭系统的能量方程
2.4 敞开系统的能量方程
2.4.1 推动功和流动功
2.4.2 敞开系统的能量方程
2.4.3 焓
2.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5.1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5.2 能量方程的分析
2.5.3 技术功
2.5.4 机械能守恒方程
2.5.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
2.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2.6.1 自发过程
2.6.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与实质
2.7 卡诺循环
2.7.1 卡诺循环
2.7.2 极限回热循环
2.7.3 卡诺定理
2.8 多热源的可逆循环
2.9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2.9.1 熵的导出
2.9.2 克劳修斯不等式
2.9.3 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2.9.4 熵流和熵产
2.9.5 熵方程
2.10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体与蒸气的热力性质
3.1 理解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3.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和焓
3.2.1 实际气体的热容
3.2.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2.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3.3 理想气体的熵
3.4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3.4.1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3.4.2 分压力定律和分容积定律
3.4.3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成分
3.4.4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常数
3.4.5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3.4.6 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理想气体绝热混合过程的熵增
3.5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离
3.6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3.6.1 维里方程
3.6.2 范德华方程
3.6.3 R—K方程
3.7 对应态原理与通用压缩因子图
3.7.1 范德华对应态方程
3.7.2 对应态原理
3.7.3 通用压缩因子图
3.8 纯物质的相图与相转变
3.8.1 纯物质的相图及特点
3.8.2 湿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
3.9 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
3.10 蒸气热力性质图、表
3.10.1 蒸气热力性质表
3.10.2 蒸气热力性质图
3.11 湿空气
3.11.1 压力
3.11.2 温度
3.11.3 湿度
3.11.4 湿空气的焓
3.11.5 湿空气的熵
3.11.6 湿空气的比体积
3.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体与蒸气的热力过程
4.1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4.1.1 四种典型热力过程
4.1.2 多变过程
4.2 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4.2.1 定容过程
4.2.2 定压过程
4.2.3 定温过程
4.2.4 定熵(绝热可逆)过程
4.3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4.3.1 加热或冷却过程
4.3.2 绝热加湿过程
4.3.3 加热加湿过程
4.3.4 冷却去湿过程
4.3.5 增压冷凝过程
4.3.6 绝热混合过程
4.4 绝热节流过程
4.5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4.5.1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4.5.2 多级压缩和级问冷却
4.5.3 余隙容积的影响
4.5.4 压气机效率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力循环
5.1 蒸气动力循环
5.1.1 蒸气卡诺循环
5.1.2 朗肯循环
5.1.3 再热循环与回热循环
5.1.4 热电联产循环
5.2 气体动力循环
5.2.1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5.2.2 燃气轮机动力循环
5.2.3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
5.3 制冷循环
5.3.1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_
5.3.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5.3.3 吸收式制冷循环
5.3.4 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