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与绝对的抗衡: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杨玲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0
页数:278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500462651
ISBN-10:7500462654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二章 齐文化和晋文化比较
第一节 齐文化的特点
一 注重商业
二 尚利重功
三 崇尚法度
四 讲求民本
五 活泼、乐观的民风
第二节 晋文化的特点
一 “无亲”
二 尚利重功
三 崇尚法度
四 轻视礼义
五 凝重、忧郁的民风
第三节 齐文化与晋文化成因分析
第三章 管仲、商鞅、韩非之比较
第一节 管仲、商鞅、韩非的身世、经历及性格比较
一 出身和早年经历
二 性格特点
三 影响管仲、商鞅、韩非人生的关键人物
第二节 管仲、商鞅、韩非的出身、经历、性格对其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齐、晋法家经济思想比较
第一节 重农是齐、晋法家共同的经济观念
第二节 晋法家的“抑工商”与齐法家的“兴工商”
第三节 经济思想对政治理念的影响
第五章 齐、晋法家民众观比较
第六章 齐、晋法家人口思想比较
第七章 齐、晋法家立法原则比较
第一节 法由君立
第二节 “法出于道”与“因道全法”
第三节 法要因人情而立
第四节 法要量民力而立
第五节 法要应时而立
第六节 立法要明确
第八章 齐、晋法家刑赏思想比较
第一节 齐、晋法家刑赏思想之同
一 贵必贵诚
二 无刑无讼
三 慎刑慎赏
第二节 齐、晋法家刑赏思想之异
一 对刑赏效用认识不同
二 重刑与刑当
三 齐法家的阴阳刑德思想
第九章 齐、晋法家法律与道德关系比较
第一节 晋法家对儒家德治的反驳
第二节 晋法家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认识
……
第十章 齐、晋法家势论比较
第十一章 齐、晋法家术论比较
第十二章 齐、晋法家文化专制比较
结论
和谐 适中 公平——《管子》“中和”的治国思想
从《商君书》的“壹”到《韩非子》的“道”——晋法家对绝对君主专制的追求
参考文献
后记
杨玲,1971年9月出生,河南洛阳人。
1988年至1992年就读于中几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至2005就读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获文学博士。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人员,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高师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二十篇,个别读《人大复印资料》、《兰州晚报》发表书评、新闻、散文近十篇。
法家按地域可分为齐法家和晋法家两支。齐法家的代表著作是《管子》,晋法家的代表著作是《商君书》和《韩非子》。虽都为法家,但其取舍却大异其趣。《管子》和《商君书》、《韩 非子》有作为法家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因而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和必要,本书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齐、晋法家做了细致、周详、穿入的比较研究,既注意它们在宏观方法的不同,也不放过细微之处,力求通过比较甄别先秦地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