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序
致谢
主要参考词典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第一部分 英语教学词典的设计特征
第2章 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分类与结构
2.1 引言
2.2 使用者特征:母语、外语学习词典
2.3 目标语特征:初级、中级、高级学习词典
2.4 语类特征:单语、双语、双解学习词典
2.5 功用特征:通用与专用、理解型与表达型学习词典
2.6 检索特征:形一义型、义一形型
2.7 结构特征:宏观与微观
2.8 结论
第二部分 英语教学词典设计特征的产生与发展
第3章 20世纪的英语学习词典及其设计特征的形成
3.1 引言
3.2 英语高阶学习词典的源起与发展
3.2.1 源起:霍恩比的奠基性贡献
3.2.2 整体发展状况:出版周期
3.2.3 个体发展历程:1948到1995
3.3 四部高阶学习词典的对比分析
3.3.1 语言技术基础
3.3.2 宏观结构特点
3.3.3 中观结构:词目的确立及其依据
3.4 《牛津高阶》个案分析:词条信息结构
3.4.1 《牛津高阶》的六个"肖像(Learn)
3.4.2 微观结构:义项中心的词条信息结构模式
3.5 英语高阶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基本矛盾
3.5.1 收词与详解
3.5.2 理解与表达
3.5.3 编者与学习者
3.5.4 描写的主观与客观
3.6 结束语
第4章 21世纪初的英语学习词典及其设计特征的完善
4.1 引言
4.2 加快的出版周期
4.3 光盘版飞速发展
4.4 两部新词典
4.4.1 《兰登书屋韦氏高阶》(2001)
4.4.2 《麦克米伦高阶》(2002)
4.5 六部新(版)词典对比
4.5.1 宏观结构特点
4.5.2 微观信息结构
4.6 结束语
第三部分 设计特征个案分析
第5章 《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
5.1 前言
5.2 《英语成语与句法词典》的设计特征
5.2.1 借鉴《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第3版1934)
5.2.2 创新设计特征
5.2.3 设计特征的发展与完善
5.3 《牛津高阶》(1948-)义项认定与排列的发展
5.4 结束语
第6章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的设计特征
6.1 引言
6.2 《一版》、《二版》的简要回顾和评述
6.3 以认知为中心的《三版》
6.3.1 对当代英语的新描写
6.3.2 以认知为中心的单词语言信息编排
6.4 几点看法
6.5 结束语
6.6 附论:《朗文当代》(第4版2003)
第7章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特征
7.1 引言
7.2 词条结构设计上的创新
7.2.1 义项检索菜单
7.2.2 义项层级排列
7.2.3 义项共现词语
7.2.4 微观结构小议
7.3 宏观结构设计:几个特色栏目
7.3.1 隐喻
7.3.2 避免冒犯
7.3.3 商务、学术写作
7.3.4 其他
7.3.5 宏观结构小议
7.4 新版(2007)的新做法
7.4.1 常规更新
7.4.2 新特征创新
7.4.3 光盘版
7.5 余言
第8章 《朗文语言活化词典》的设计特征
8.1 引言
8.2 从《活化词典》的命名谈起
8.3 《活化词典》的一席之地
8.3.1 《活化词典》与分类词库
8.3.2 《活化词典》与同义词典
8.3.3 《活化词典》与双语词典
8.4 《活化词典》的特色
8.4.1 英语语言系统中核心概念的筛选和划分
8.4.2 有效的概念一词汇检索
8.4.3 科学、实用的语义分析
8.4.4 其他几个特色
8.5 结束语
8.6 附论:《朗文活化》(第2版2002)
第四部分 设计特征专项研究
第9章 教学词汇表与词典收词量
9.1 引言
9.2 桑戴克:三部《教师用词书》
9.3 奥格登:基础英语850核心词与《通用基础英语词典》
9.4 威斯特:新教法、《新方法词典》与《通用英语词表》(GSL)
9.5 帕尔默和霍恩比:《千词英语》、《英语词语法》、《英语成语与句法词典》
9.6 词表与词汇教学
9.7 词表与词典
第10章 收词:更新与完善
10.1 引言
10.2 早期收词:OALD1-3及LDOCE1
10.2.1 OALD1-3的收词
第11章 立目:原则和准则
第12章 义项:认定与排列
第13章 示例:分类、功用与排列
第14章 搭配:研究与描写
第五部分 多义词义项特征研究
第15章 多义词义项的认定与划分
第16章 认知语义学背景下的多义研究
第17章 多义词认知语义框架的固定性和变动性
第18章 多义词义项划分与释义的两级认知模式
第19章 多义词义项的共时描写
第20章 多义词义项的历时描写
第21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