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2006-2007年卷)
作者:刘则渊,王续琨,王前 主编
出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8
页数:316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61144114
ISBN-10:7561144113
去豆瓣看看 主编的话
本卷特稿
技术理性与人文关联
技术哲学一般问题
试析恩格斯的技术社会理论
论信息时代的技术观
技术的自由与自由的限度
论作为技术哲学范畴的技术进化
技术创新中的三重哲学透视
中国古代技术哲学思想
论“道”的程序意蕴
试论中国古代技术的和谐性
工程哲学
论茅以升的工程哲学思想
行动学的发展及其同工程哲学的比较
书评《工程哲学》:工程的哲学引领
社会技术哲学与社会工程哲学
“社会技术”范畴的哲学基础探略——康德和马克思“两种实践”的
深刻启示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哲学的新领地——国内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述评
工程技术伦理
对科学的伦理审视:科学何以被技术所应用?
基因科学技术的二重性及其伦理张力
浅析克隆技术的禁区
扬弃环境伦理学的反科学主义
问题与建制:中国工程伦理学述评
工程师与经理的伦理冲突及其对工程师职业责任的影响
国外技术哲学
计算机本身的后现象学研究
杜威的新形象:一位技术哲学家
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力思想评析
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
年度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哲学元理论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认识论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2005年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综述
2005年国内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哲学元理论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认识论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伦理研究综述
2006年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综述
2006年国内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综述
信息文献索引
技术哲学学术信息集锦(2005年1月-2006年12月)
技术哲学国内期刊文献索引(2005年1月-2006年12月)
技术哲学中文版图书索引(2005年1月-2006年12月)
编辑委员会顾问、委员简介
英文摘要
刘则渊,1940年生于湖北恩施县。1962年7月毕业于大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金属学专业。1999年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985工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暨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伦理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大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委,《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科学计量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发展战略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技术哲学。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地方科研项目10余项;有10八项研究成果和论著获部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或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著述有《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论科学技术与发展》、《发展战略学》、《技术开发原理与方法》、《自然辩证法原理》;主编《科学技术伦理与科学技术管理文库》,主持牛津版《技术史》第7卷的翻译,合作主编《科学方法论丛书》,并编著《怎样选择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主要代表性论文有《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德国技术哲学发展历史的中德对话》、《近代世界数学与科学关系的计量研究》、《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国家知识经济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其测度》、《钱学森与技术科学》、《On Scientometrics-Based Lnstitutional Science of Science》、《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制度》、《知识经济学和知识价值论》、《技术社会形态与生态化社会》、《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世界新经济长波的来临与中国21世纪发展对策》、《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等。
王续琨,1943年10月生于大连市旅顺口。1966年7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1981年3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中共中央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班。现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大连市创造学会会长,《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等。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3月以来,先后从事自然辩证法、科学学、创造学、城市科学等边缘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管理科学基础理论、领导智能论、城市行政学。主要著述有《交叉科学结构论》、《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论科学学科与教育》。发表学术论文、译文170余篇。
王前1950年9月生于沈阳市。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被评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到东北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等。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暂学、科学技术思想史和科学技术管理、智力资源管理。主要著述有《中国技术思想史论》、《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数学哲学引论》、《中西文化比较概论》等,主持翻译《数学经验》、牛津版《技术史》第1卷、《吉尼斯发明史》等学术著作。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2006/2007年卷)》由刘则渊、王续琨、王前编写。为追求技术和反思技术提供园地,在工程界与哲学界之间架设桥梁。编续中国首套技术哲学研究年鉴,透视结束哲学学术研究年度成果。
追问技术、反思技术,一直是人们探奇求赜的且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也是编辑出版国内一套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的主题。
鉴者,镜也,辨也。这份年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学科专业年鉴,无意全面检阅过去一年的学科进展,鉴别学科得失,而是营造一个自由透明的学术透镜,供各界学者一起来透视技术、追问技术、辨识技术、反思技术、鉴析技术之既往,开启技术之未来。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