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粘接技术

目 录内容简介
目录
上篇金属粘接技术基础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粘接技术及其发展概况3
一、粘接技术3
二、粘接技术的发展概况4
三、我国胶黏剂的发展现状4
第二节金属粘接技术的主要功能5
一、结构粘接6
二、表面粘涂6
三、密封与锁固6
四、带压堵漏6
五、组合粘接7
第三节金属粘接技术的特点7
第四节金属粘接技术的发展方向8
第二章粘接机理及其理论10
第一节粘接机理10
一、粘接界面形成过程10
二、粘接力的本质11
第二节粘接主要理论简介16
一、吸附理论16
二、机械结合理论17
三、相互扩散理论17
四、化学结合理论17
五、配位键理论17
第三章粘接接头与粘接强度20
第一节粘接接头及其破坏形式20
一、粘接接头的结构20
二、粘接接头的破坏形式20
第二节粘接强度及其影响因素21
一、粘接强度的主要指标21
二、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22
第三节粘接接头边界元法应力计算简介23
第四章金属粘接常用的胶黏剂及纳米胶黏剂的研制26
第一节胶黏剂的组成及分类26
一、胶黏剂的组成26
二、胶黏剂的分类27
第二节金属粘接常用胶黏剂28
一、环氧树脂胶黏剂28
二、酚醛树脂胶黏剂39
三、丙烯酸酯胶黏剂44
四、聚氨酯胶黏剂47
五、有机硅树脂胶黏剂48
六、杂环高分子胶黏剂49
七、橡胶胶黏剂49
八、无机胶黏剂49
第三节纳米胶黏剂的研制50
一、纳米胶黏剂简介51
二、纳米粒子的分散51
三、纳米粒子对胶黏剂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53
四、纳米胶黏剂的配方优化57
第五章金属粘接基本工艺的合理设计60
第一节金属粘接的基本工艺60
一、胶黏剂的选用60
二、粘接接头的合理选择与设计61
三、粘接表面的处理64
四、配胶、涂胶与胶合67
五、固化68
六、检验与整修68
第二节不同金属及金属与非金属的粘接工艺69
一、不同金属的粘接69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粘接69
中篇金属粘接的主要技术
第六章金属结构的粘接技术81
第一节金属结构粘接的特点81
一、粘接强度要求高81
二、粘接接头耐久性要好82
三、粘接工艺要合理83
第二节金属结构粘接胶黏剂的选用84
一、金属结构胶黏剂的种类及其牌号84
二、选用85
第三节各种金属的表面处理88
一、铁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88
二、铝及其合金94
三、钛及其合金99
四、铜及其合金101
五、镁及其合金103
六、锌及其合金105
七、铍及其合金106
八、钨及其合金(包括碳化钨)108
九、镍及其合金108
十、铀109
十一、银110
十二、其他金属110
第四节组合式粘接轧辊的研制112
一、概述112
二、国内现有轧辊生产技术动态分析112
三、新型组合式轧辊粘接技术113
四、组合式轧辊粘接工艺流程114
五、组合式粘接轧辊的研究试制结果115
第五节轨头套式胶粘结构连接器的研制115
一、概述115
二、现有轨道钢轨轨头连接方式的分析116
三、新型钢轨轨头的粘接技术117
四、具体实施方案118
五、具体实施工艺118
六、钢轨轨头套式粘接结构试验结果119
第六节结构粘接应用实例120
一、产品制造方面的实例120
二、修复方面的应用实例123
第七章金属表面粘涂技术130
第一节概述130
一、技术特点130
二、发展概况130
三、粘涂层的种类131
四、对粘涂层性能的要求131
第二节耐磨粘涂层136
一、常用耐磨胶黏剂的品种、特点及选用136
二、影响粘涂层耐磨性的因素136
三、耐磨涂层磨损机理及提高耐磨性途径139
第三节耐腐蚀粘涂层141
一、耐腐蚀粘涂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141
二、粘涂层防腐蚀机理147
三、影响粘涂层耐腐蚀性的因素148
第四节封存粘涂层151
一、概述151
二、封存粘涂层的种类及选用151
三、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154
第五节耐热粘涂层157
一、概述157
二、耐热胶黏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157
三、影响耐热粘涂层的主要因素163
第六节粘涂工艺164
一、一般工艺过程164
二、粘涂方法166
三、粘涂层的机械加工方法166
第七节应用实例167
一、磨损的修复167
二、腐蚀的修复170
三、高温工况零部件的修补173
第八章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175
第一节简介175
一、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175
二、电刷镀技术的特点与用途176
第二节导电涂层的粘涂工艺177
一、导电胶黏剂及其选用177
二、导电胶黏剂的分类179
三、部分国外导电胶黏剂的种类及性能186
第三节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应用实例186
实例1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油缸柱塞表面186
实例2用粘涂电刷镀技术修复进口油泵188
实例3大型管道节门铸造缺陷的修复190
实例4柱塞腐蚀麻点的修复190
实例5机床导轨划伤的修复191
实例6轴承座划伤的修复191
实例7粘接电刷镀复合技术在卧式镗床导轨修复中的应用192
实例8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补ZL40B装载机转斗油缸活塞杆的划伤193
实例9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减速器壳体轴承孔194
实例10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28D风机主轴195
实例11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柱塞腐蚀麻点195
第九章密封锁固技术197
第一节概述197
一、定义197
二、发展史197
三、密封锁固技术简介198
第二节密封锁固胶202
一、组成202
二、特点206
三、典型配方207
四、制备方法208
五、包装208
第三节密封锁固胶的性能及选用209
一、系列密封锁固胶的性能及选用209
二、密封锁固工艺213
三、密封锁固剂性能的评价及测试方法220
第十章带压堵漏技术223
第一节概述223
第二节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及选用原则224
一、堵漏密封胶黏剂的分类和性能224
二、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的要求228
第三节国内常用堵漏密封胶黏剂简介231
一、常用的堵漏密封胶黏剂231
二、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的选择235
第四节常用带压堵漏方法和专用工具238
一、常用带压堵漏方法238
二、常用带压堵漏专用工具241
第五节带压堵漏技术在典型环境中的施工工艺244
一、低压环境下的瞬间粘接堵漏244
二、管道泄漏的修复244
三、法兰泄漏的修复堵漏246
四、阀门泄漏的修复堵漏248
五、安全注意事项249
第六节带压堵漏技术的应用实例251
实例1催化裂化装置内半再生滑阀填料函泄漏的堵漏251
实例2阀门压盖密封处泄漏蒸汽的堵漏252
实例3水泵缺口堵漏254
实例4龙门铣床铣头箱的密封堵漏254
实例5水泵壳体裂缝的修补254
实例6弯头焊口的粘接堵漏255
实例7T242塔腐蚀孔洞堵漏255
实例8石油储罐和管路的堵漏256
实例9汽车拖拉机油箱和水箱的堵漏256
实例10下水管道渗漏的粘堵257
实例11输油管出现孔洞或裂纹的粘补257
实例12汽车油管断裂的粘接257
实例13化工管道漏气的粘补257
实例14飞机整体油箱的粘接密封258
实例15冷库白铁皮搭接密封258
实例16空气分馏塔的粘接修复259
实例17汽车和拖拉机缸体的裂纹粘补259
实例18缸盖裂纹的修复260
实例19壳体破裂的修复260
实例20变速箱裂纹的粘接堵漏260
实例21重载车辆变速箱裂纹的修复261
实例22聚乙烯生产装置管线法兰堵漏261
实例23蒸汽管线上的阀体漏汽的堵漏262
实例24水煤气管道穿孔堵漏262
实例25聚乙烯装置中铝质料斗泄漏堵漏262
实例26尿素车间尿塔的热电偶套管泄漏堵漏262
实例27三通部位减薄泄漏堵漏262
实例28锅炉大法兰泄漏的堵漏263
实例29废锅炉出口管的下导淋管泄漏的堵漏263
实例30天然气井口钢垫圈穿刺漏气的带压粘堵263
实例31大型电力变压器不停电带油粘补堵漏265
实例32大型高炉透平风机油动机缸体的缺陷粘堵266
下篇粘接质量的检测与安全防护
第十一章粘接质量的无损检测269
第一节粘接强度检验269
第二节胶层的质量检测272
一、全息摄影检测272
二、热或红外线检验272
三、X光探伤273
四、声学检验274
第十二章胶黏剂与粘接件的耐久性试验275
第一节大气老化试验275
一、方法要点275
二、曝露场地选择与设施276
三、曝露试样架276
第二节大气加速老化试验277
第三节人工模拟气候加速老化试验277
第四节湿热老化试验280
第五节盐雾腐蚀试验283
第六节耐热性试验283
第七节外加应力负荷试验283
第十三章安全与防护285
第一节胶黏剂组分的毒性和防护285
一、毒性的评定285
二、常用胶黏剂组分的毒性286
三、防护措施287
第二节胶黏剂组分的可燃性及防护287
附录
附录一胶黏剂分类的国家标准291
附录二粘接技术中常用英语缩写297
附录三胶黏剂的质量检验标准305
附录四粘接接头力学强度的测定306
41胶黏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GB 6328—86)306
42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308
43胶黏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 7749—87)311
44胶黏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方法313
45胶黏剂拉伸剪切蠕变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 7750—87)321
46胶黏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GB/T 6329—1996)324
47无机胶黏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903—94)326
48无机胶黏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 11177—89)328
49胶黏剂疲劳强度的试验方法331
410胶黏剂不均匀扯离强度的试验方法332
411胶黏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GB/T 13353—92)333
参考文献336
上篇金属粘接技术基础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粘接技术及其发展概况3
一、粘接技术3
二、粘接技术的发展概况4
三、我国胶黏剂的发展现状4
第二节金属粘接技术的主要功能5
一、结构粘接6
二、表面粘涂6
三、密封与锁固6
四、带压堵漏6
五、组合粘接7
第三节金属粘接技术的特点7
第四节金属粘接技术的发展方向8
第二章粘接机理及其理论10
第一节粘接机理10
一、粘接界面形成过程10
二、粘接力的本质11
第二节粘接主要理论简介16
一、吸附理论16
二、机械结合理论17
三、相互扩散理论17
四、化学结合理论17
五、配位键理论17
第三章粘接接头与粘接强度20
第一节粘接接头及其破坏形式20
一、粘接接头的结构20
二、粘接接头的破坏形式20
第二节粘接强度及其影响因素21
一、粘接强度的主要指标21
二、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22
第三节粘接接头边界元法应力计算简介23
第四章金属粘接常用的胶黏剂及纳米胶黏剂的研制26
第一节胶黏剂的组成及分类26
一、胶黏剂的组成26
二、胶黏剂的分类27
第二节金属粘接常用胶黏剂28
一、环氧树脂胶黏剂28
二、酚醛树脂胶黏剂39
三、丙烯酸酯胶黏剂44
四、聚氨酯胶黏剂47
五、有机硅树脂胶黏剂48
六、杂环高分子胶黏剂49
七、橡胶胶黏剂49
八、无机胶黏剂49
第三节纳米胶黏剂的研制50
一、纳米胶黏剂简介51
二、纳米粒子的分散51
三、纳米粒子对胶黏剂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53
四、纳米胶黏剂的配方优化57
第五章金属粘接基本工艺的合理设计60
第一节金属粘接的基本工艺60
一、胶黏剂的选用60
二、粘接接头的合理选择与设计61
三、粘接表面的处理64
四、配胶、涂胶与胶合67
五、固化68
六、检验与整修68
第二节不同金属及金属与非金属的粘接工艺69
一、不同金属的粘接69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粘接69
中篇金属粘接的主要技术
第六章金属结构的粘接技术81
第一节金属结构粘接的特点81
一、粘接强度要求高81
二、粘接接头耐久性要好82
三、粘接工艺要合理83
第二节金属结构粘接胶黏剂的选用84
一、金属结构胶黏剂的种类及其牌号84
二、选用85
第三节各种金属的表面处理88
一、铁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88
二、铝及其合金94
三、钛及其合金99
四、铜及其合金101
五、镁及其合金103
六、锌及其合金105
七、铍及其合金106
八、钨及其合金(包括碳化钨)108
九、镍及其合金108
十、铀109
十一、银110
十二、其他金属110
第四节组合式粘接轧辊的研制112
一、概述112
二、国内现有轧辊生产技术动态分析112
三、新型组合式轧辊粘接技术113
四、组合式轧辊粘接工艺流程114
五、组合式粘接轧辊的研究试制结果115
第五节轨头套式胶粘结构连接器的研制115
一、概述115
二、现有轨道钢轨轨头连接方式的分析116
三、新型钢轨轨头的粘接技术117
四、具体实施方案118
五、具体实施工艺118
六、钢轨轨头套式粘接结构试验结果119
第六节结构粘接应用实例120
一、产品制造方面的实例120
二、修复方面的应用实例123
第七章金属表面粘涂技术130
第一节概述130
一、技术特点130
二、发展概况130
三、粘涂层的种类131
四、对粘涂层性能的要求131
第二节耐磨粘涂层136
一、常用耐磨胶黏剂的品种、特点及选用136
二、影响粘涂层耐磨性的因素136
三、耐磨涂层磨损机理及提高耐磨性途径139
第三节耐腐蚀粘涂层141
一、耐腐蚀粘涂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141
二、粘涂层防腐蚀机理147
三、影响粘涂层耐腐蚀性的因素148
第四节封存粘涂层151
一、概述151
二、封存粘涂层的种类及选用151
三、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154
第五节耐热粘涂层157
一、概述157
二、耐热胶黏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157
三、影响耐热粘涂层的主要因素163
第六节粘涂工艺164
一、一般工艺过程164
二、粘涂方法166
三、粘涂层的机械加工方法166
第七节应用实例167
一、磨损的修复167
二、腐蚀的修复170
三、高温工况零部件的修补173
第八章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175
第一节简介175
一、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175
二、电刷镀技术的特点与用途176
第二节导电涂层的粘涂工艺177
一、导电胶黏剂及其选用177
二、导电胶黏剂的分类179
三、部分国外导电胶黏剂的种类及性能186
第三节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应用实例186
实例1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油缸柱塞表面186
实例2用粘涂电刷镀技术修复进口油泵188
实例3大型管道节门铸造缺陷的修复190
实例4柱塞腐蚀麻点的修复190
实例5机床导轨划伤的修复191
实例6轴承座划伤的修复191
实例7粘接电刷镀复合技术在卧式镗床导轨修复中的应用192
实例8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补ZL40B装载机转斗油缸活塞杆的划伤193
实例9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减速器壳体轴承孔194
实例10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28D风机主轴195
实例11运用粘涂电刷镀复合技术修复柱塞腐蚀麻点195
第九章密封锁固技术197
第一节概述197
一、定义197
二、发展史197
三、密封锁固技术简介198
第二节密封锁固胶202
一、组成202
二、特点206
三、典型配方207
四、制备方法208
五、包装208
第三节密封锁固胶的性能及选用209
一、系列密封锁固胶的性能及选用209
二、密封锁固工艺213
三、密封锁固剂性能的评价及测试方法220
第十章带压堵漏技术223
第一节概述223
第二节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及选用原则224
一、堵漏密封胶黏剂的分类和性能224
二、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的要求228
第三节国内常用堵漏密封胶黏剂简介231
一、常用的堵漏密封胶黏剂231
二、带压堵漏密封胶黏剂的选择235
第四节常用带压堵漏方法和专用工具238
一、常用带压堵漏方法238
二、常用带压堵漏专用工具241
第五节带压堵漏技术在典型环境中的施工工艺244
一、低压环境下的瞬间粘接堵漏244
二、管道泄漏的修复244
三、法兰泄漏的修复堵漏246
四、阀门泄漏的修复堵漏248
五、安全注意事项249
第六节带压堵漏技术的应用实例251
实例1催化裂化装置内半再生滑阀填料函泄漏的堵漏251
实例2阀门压盖密封处泄漏蒸汽的堵漏252
实例3水泵缺口堵漏254
实例4龙门铣床铣头箱的密封堵漏254
实例5水泵壳体裂缝的修补254
实例6弯头焊口的粘接堵漏255
实例7T242塔腐蚀孔洞堵漏255
实例8石油储罐和管路的堵漏256
实例9汽车拖拉机油箱和水箱的堵漏256
实例10下水管道渗漏的粘堵257
实例11输油管出现孔洞或裂纹的粘补257
实例12汽车油管断裂的粘接257
实例13化工管道漏气的粘补257
实例14飞机整体油箱的粘接密封258
实例15冷库白铁皮搭接密封258
实例16空气分馏塔的粘接修复259
实例17汽车和拖拉机缸体的裂纹粘补259
实例18缸盖裂纹的修复260
实例19壳体破裂的修复260
实例20变速箱裂纹的粘接堵漏260
实例21重载车辆变速箱裂纹的修复261
实例22聚乙烯生产装置管线法兰堵漏261
实例23蒸汽管线上的阀体漏汽的堵漏262
实例24水煤气管道穿孔堵漏262
实例25聚乙烯装置中铝质料斗泄漏堵漏262
实例26尿素车间尿塔的热电偶套管泄漏堵漏262
实例27三通部位减薄泄漏堵漏262
实例28锅炉大法兰泄漏的堵漏263
实例29废锅炉出口管的下导淋管泄漏的堵漏263
实例30天然气井口钢垫圈穿刺漏气的带压粘堵263
实例31大型电力变压器不停电带油粘补堵漏265
实例32大型高炉透平风机油动机缸体的缺陷粘堵266
下篇粘接质量的检测与安全防护
第十一章粘接质量的无损检测269
第一节粘接强度检验269
第二节胶层的质量检测272
一、全息摄影检测272
二、热或红外线检验272
三、X光探伤273
四、声学检验274
第十二章胶黏剂与粘接件的耐久性试验275
第一节大气老化试验275
一、方法要点275
二、曝露场地选择与设施276
三、曝露试样架276
第二节大气加速老化试验277
第三节人工模拟气候加速老化试验277
第四节湿热老化试验280
第五节盐雾腐蚀试验283
第六节耐热性试验283
第七节外加应力负荷试验283
第十三章安全与防护285
第一节胶黏剂组分的毒性和防护285
一、毒性的评定285
二、常用胶黏剂组分的毒性286
三、防护措施287
第二节胶黏剂组分的可燃性及防护287
附录
附录一胶黏剂分类的国家标准291
附录二粘接技术中常用英语缩写297
附录三胶黏剂的质量检验标准305
附录四粘接接头力学强度的测定306
41胶黏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GB 6328—86)306
42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308
43胶黏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 7749—87)311
44胶黏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方法313
45胶黏剂拉伸剪切蠕变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 7750—87)321
46胶黏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GB/T 6329—1996)324
47无机胶黏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903—94)326
48无机胶黏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 11177—89)328
49胶黏剂疲劳强度的试验方法331
410胶黏剂不均匀扯离强度的试验方法332
411胶黏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GB/T 13353—92)333
参考文献336
目 录内容简介
本书在介绍金属粘接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例,重点介绍金属粘接的主要技术,包括金属结构的粘接、金属表面的粘涂、密封锁固、表面粘涂与电刷镀复合技术、带压堵漏、粘接质量的检测与安全防护等。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金属粘接主要技术为主干,以它们的粘接工艺为核心,着力反映了作者近期科研与生产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本书力求简明扼要、系统完整、实例丰富、注重实用。
本书可供从事金属粘接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金属粘接主要技术为主干,以它们的粘接工艺为核心,着力反映了作者近期科研与生产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本书力求简明扼要、系统完整、实例丰富、注重实用。
本书可供从事金属粘接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比价列表
商家 | 评价 (0) | 折扣 | 价格 |
![]() | 暂无 | 当当缺货N个月 | ![]() 7天前更新 |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