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分册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第二节 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
第一节 表皮
第二节 真皮
第三节 皮下组织
第四节 皮肤附属器
第五节 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防护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
第五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皮肤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
第六章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第一节 免疫病理检查
第二节 真菌检查
第三节 变应原检测
第六节 淤积性皮炎
第七节 汗疱疹
第十五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血管性水肿
第三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十六章 药疹
第十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晒伤
第三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四节 痱子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鸡眼与胼胝
第七节 间擦疹
第八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
第九节 放射性皮炎
第十八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瘙痒症
第二节 妊娠性瘙痒症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第四节 痒疹
第十九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红斑
第二节 离心性环状红斑
第三节 银屑病
第四节 副银屑病
第五节 红皮病
第六节 白色糠疹
第七节 玫瑰糠疹
第八节 扁平苔藓
第九节 线状苔藓
第二十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五节 变应性亚败血症
第二十一章 大疱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天疱疮
第二节 疱疹样皮炎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第五节 疱疹样天疱疮
第六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二十二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第四节 白塞病
第五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第六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第七节 坏疽性脓皮病
第八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第二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雄激素源性脱发
第六节 多汗症
第七节 臭汗症
第八节 甲病
第二十四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雀斑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蒙古斑
第四节 太田痣
第五节 Riehl黑变病
第六节 摩擦黑变病
第七节 女性颜面黑变病
第八节 白癜风
第九节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第十节 老年性白斑
第十一节 civatte皮肤异色病
第二十五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
第三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五节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第六节 色素失禁症
第七节 神经纤维瘤病
第八节 结节性硬化症
第二十六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症
第二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第三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四节 皮肤卟啉病
第五节 黄瘤病
第二十七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
第三篇 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八章 性传播疾病概论
第二十九章 梅毒
第三十章 淋病
第三十一章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三十二章 尖锐湿疣
第三十三章 生殖器疱疹
第三十四章 软下疳
第三十五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三十六章 艾滋病
附图
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第二节 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
第一节 表皮
第二节 真皮
第三节 皮下组织
第四节 皮肤附属器
第五节 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防护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
第五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皮肤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
第六章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第一节 免疫病理检查
第二节 真菌检查
第三节 变应原检测
第六节 淤积性皮炎
第七节 汗疱疹
第十五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血管性水肿
第三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十六章 药疹
第十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晒伤
第三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四节 痱子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鸡眼与胼胝
第七节 间擦疹
第八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
第九节 放射性皮炎
第十八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瘙痒症
第二节 妊娠性瘙痒症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第四节 痒疹
第十九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红斑
第二节 离心性环状红斑
第三节 银屑病
第四节 副银屑病
第五节 红皮病
第六节 白色糠疹
第七节 玫瑰糠疹
第八节 扁平苔藓
第九节 线状苔藓
第二十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五节 变应性亚败血症
第二十一章 大疱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天疱疮
第二节 疱疹样皮炎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第五节 疱疹样天疱疮
第六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二十二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第四节 白塞病
第五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第六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第七节 坏疽性脓皮病
第八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第二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雄激素源性脱发
第六节 多汗症
第七节 臭汗症
第八节 甲病
第二十四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雀斑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蒙古斑
第四节 太田痣
第五节 Riehl黑变病
第六节 摩擦黑变病
第七节 女性颜面黑变病
第八节 白癜风
第九节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第十节 老年性白斑
第十一节 civatte皮肤异色病
第二十五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
第三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五节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第六节 色素失禁症
第七节 神经纤维瘤病
第八节 结节性硬化症
第二十六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症
第二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第三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四节 皮肤卟啉病
第五节 黄瘤病
第二十七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
第三篇 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八章 性传播疾病概论
第二十九章 梅毒
第三十章 淋病
第三十一章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三十二章 尖锐湿疣
第三十三章 生殖器疱疹
第三十四章 软下疳
第三十五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三十六章 艾滋病
附图
李福秋,女,教授,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病理学博士。曾留学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主要研究方向皮肤真菌病及大疱性疾病的基因突变的研究。重点做了申克孢子丝菌的系列研究,申克孢子丝菌的体外耐热试验、抑菌试验、及线粒体DNA分型与孢子丝菌病的关系;遗传性大疱性疾病中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基因突变的研究。共承担科研课题7项,科技成果奖3项,共发表论文50余篇。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真菌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副组长、吉林省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长春市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吉林医学杂志编委。卫生部“十一五”本科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教材:《皮肤性病学》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教材:《皮肤性病学学习与指导》编委,中国乡村医生上岗培训教材《皮肤性病学》的主编、中华医学专著系列——中华皮肤性病学的责任编委、荣获中国医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优秀十佳中青年医师奖。
丛书主编简介:
李殿富,男,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77-1984年在白求恩医大一院任内科医生,1984-1988年任医务科长,1988-1990年任白求恩医大教务处副处长,1990-1999年任白求恩医大校长助理,1999-2000年任白求恩医大副校长,2000-2002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2002年任吉林省卫生厅厅长至今,现担任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卫生部、教育部、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院等重点项目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10多项课题研究。2000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开拓了医学与哲学、医学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编写论著多部,包括:《中国医院人际关系学》、《医学阐释学——医学哲学研究新视角》、《医学的求真、求善、求美》、《医学哲学体系建构研究》。
姜瑛,男,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被分配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普外科任住院医师,1992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8年任肿瘤外科主任。199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担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医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主持完成了长春市科委课题《放射免疫预定位技术导向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以及横向课题《化疗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Sfas作为乳腺癌转移标志物的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论著两部,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三项,获得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项,2001年被评为吉林大学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吉林省卫生厅评为“先进个人”,2006年被吉林大学评为师德先进个人,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的研究,1998年在我省率先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2001年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于2003年开展在乳腺癌简化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该项成果获2007年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
丛书主编简介:
李殿富,男,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77-1984年在白求恩医大一院任内科医生,1984-1988年任医务科长,1988-1990年任白求恩医大教务处副处长,1990-1999年任白求恩医大校长助理,1999-2000年任白求恩医大副校长,2000-2002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2002年任吉林省卫生厅厅长至今,现担任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卫生部、教育部、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院等重点项目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10多项课题研究。2000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开拓了医学与哲学、医学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编写论著多部,包括:《中国医院人际关系学》、《医学阐释学——医学哲学研究新视角》、《医学的求真、求善、求美》、《医学哲学体系建构研究》。
姜瑛,男,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被分配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普外科任住院医师,1992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8年任肿瘤外科主任。199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担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医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主持完成了长春市科委课题《放射免疫预定位技术导向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以及横向课题《化疗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Sfas作为乳腺癌转移标志物的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论著两部,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三项,获得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项,2001年被评为吉林大学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吉林省卫生厅评为“先进个人”,2006年被吉林大学评为师德先进个人,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的研究,1998年在我省率先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2001年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于2003年开展在乳腺癌简化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该项成果获2007年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分册》为《全国乡镇(社区)医护人员培训试用教材》丛书的一个分册。全书共计50余万字,附彩图50余幅《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分册》定位于全国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目的在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所编内容着重于介绍皮肤科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同时结合了现代皮肤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所述内容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我们相信该书必能成为中国乡镇医院医护人员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最主要的学习参考用书。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