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青藤”贷款形成机理分析
第一节 经济体制变迁与银行制度选择
一、决定银行制度的几个关键变量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与资金配置制度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财政统管模式
二、经济体制转型与银行统管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资金配置模式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型中的软预算约束
一、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
二、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
三、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软预彝约束
四、中国国有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形成机理
第四节 “常青藤”贷款的形成逻辑
一、流动资金贷款的经济本质
二、“常青藤”贷款的形成逻辑
第二章 “常青藤”贷款的历史渊源(1949—1984年)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统管资金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职能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银行职能
三、企业资金管理体制
四、资金供给制的弊端
第二节 国营企业体制转型开始
一、改革初期国民经济呈现新变化
二、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转型
第三节 财政体制改革
一、“利改税”改革
二、中央与地方分配制度改革
三、财政收支的变化
第四节 银行统管资金体制的确立
一、银行“统管”资金体制出台的背景
二、银行统管资金体制的确立
第五节“常青藤”贷款的雏形
一、贷款对财政资金的替代
二、流动资金贷款开始沉淀
第三章 “嘴青藤”贷款的形成(1985—1994年)
第一节 工商银行统管流动资金
一、工商银行统管流动资金
二、银行统管流动资金体制的成效
第二节 国营企业亏损问题显现
一、分配体制改革与财政收支的变动
二、国营企业亏损日益显现
……
第四章 “常青藤”贷款风险的暴露(1995—2000年)
第五章 “常青藤”贷款的治理背景、难点与战略
第六章 “常青藤”贷款的治理实施(一)
第七章 “常青藤”贷款的治理实施(二)
第八章 “常青藤”贷款的治理评价与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表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