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冀平汉语论集
作者:吕冀平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
页数:613
定价:38.00 元
ISBN-10:7801497767
ISBN-13:9787801497765
去豆瓣看看 自 序
主语和宾语的问题
从两个方面看动词谓语句的构成
对于《主语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的商榷
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
古籍中的“破音异读”问题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
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学
现代汉语的意动句式
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汉语句法中的意合问题
动宾结构做补语
谈副动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
原因和理由的表达
假设和条件的表达
比较和选择的表达
并列结构的搭配
逻辑·语法·修辞
从“恢复疲劳”引起的讨论
语法修辞四讲
从“白宫”说到“母猴”
语言结构的层次
俞平伯先生的一则跋文
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语文规范工作40年
语言规范问题琐议
给《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的信
对汉语规范化的总体认识
关于“语文规律”的我见
谈谈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里的语法教学问题
普通话和语文教学
漫谈语文教学
孔子·愤悱·启发
由“来今雨轩”想到的
语言能力的培养问题
在第九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
附:
怀念我的老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薪尽火传不计年——记吕叔湘先生
吕冀平,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早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48年在萧军主办的《文化报》作编辑,1955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辑,1962年任黑龙江大学副教授,1978年任教授,新时期以来曾担任黑龙江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语言学科组成员、“八五”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在国内外汉语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是90年代我国首批获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现任黑龙江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吕冀平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学,其中尤致力于句法学。80年代中期以后转向语言规范化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初,青年时代的吕冀平受到我国著名的前辈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赏识提携,被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开始了他的汉语研究生涯。他是当时具有深远影响的“汉语主宾语问题讨论”的主要参加者,在讨论中先后发表了《主语和宾语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看动词谓语句的构成》(笔名李之琛)、《对于〈主语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的商榷》等文章。他的鲜明观点和细致分析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广泛重视。尔后汇编的《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文集即以他的名字为代表而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语法学界的地位。1957年他在全国语法学界展开的单句、复句讨论中,又与郭翼舟、张中行合作撰写了论文《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笔名郭中平),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1955年他参加吕叔湘、张志公领导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定工作,还参加了《汉语》课本及其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他为当时在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汉语知识讲话》丛书写了《复杂谓语》一书,材料翔实,阐述透彻,80年代又再版发行,影响至今。1960年他与人合作写了《语法修辞》一书公开发行,被多家大学用为教材。1973年又主编了《汉语常识》。
在此期间,他撰写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读后》、《逻辑:语法:修辞》以及《古籍中的破音异读问题》(与人合作)等论文。70年代末,他在长篇论文《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中明确提出,在进行句法分析的时候,应该引进并区分语言和言语这个观念,并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去,此文对语法分析中一些敏感的难题进行了开拓性探讨,影响很大。而后又
《吕冀平汉语论集》是我国语言学家吕冀平先生发表在报刊上有关汉语问题的文章的结集,内容涉及:关于理论方面的探讨、对汉语知识的解说和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关于汉语规范化的探索、关于提高语言修养和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