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
作者:傅国华著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2
丛书: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页数:323
定价:33.00 元
ISBN-10:7501778280
ISBN-13:9787501778287
去豆瓣看看 序言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 中国热区农业概况
2 主要研究问题
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点
4 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
2 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3 文献评价
4 小结
第3章 经济分层次增长理论框架
1 假设与基金概念
2 理论证明
3 实证分析:以华东地区经济增长为例
4 案例实证
5 理论推断
6 结论与建议
第4章 海南各市县经济分层次发展实证分析
1 背景与问题
2 海南各市县经济分层次发展分析
3 小结与建议
第5章 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理论假设
1 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基本假设
2 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的理论假设
3 热区农业分层次增长模型
4 农业分层次发展的数理证明
5 热带作物产业化及其产业化分层次局长的SWOT分析
6 小结与建议
第6章 生产力层次到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
第7章 海南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分析
第8章 海南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进程实证分析
第9章 海南热带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的案例分析
第10章 海南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傅国华,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仙游县人。先后就读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英国米德尔萨克斯大学。现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热带农业经济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海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43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20多项;编写与出版教材或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998年、2002年先后获第六届、第八届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05年获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现代管理学第一层次专家人选。2006年获海南省“教学名师”称号。
《论中国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重点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中侧重于研究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思维模式,提出分层次发展的理念。通过提出假设、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论证“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新的理论框架,用于指导中国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论中国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共分十一个章节。前言主要介绍中国热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章是基本概念和有关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论证并确立“经济分层次增长”理论框架,即在其他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实施经济分层次发展,能获得更多的经济问题增长,促进经济更好发展。第四章,以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发展为例,实证分析“经济分层次更多增长”的现实性。第五章,提出热区农业及其产业化经营分层次发展的理论框架假设,并进行理论证明,提出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产出量会大于传统的不分层次的产出量,证明了分层次发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六章是从生产力发展差异的角度,推断热带农业发展的层次性及分层次发展的重要性。第七章,以海南省热带农业发展为例,分析海南热带农业发展和层次性及分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第八章,应用聚类分析、合作对策和Shappley对策值,建立热区农业产业化分层次发展的合作效益模型(函数),例证分析海南热带农业分层次的进程研究,例证了热区农业分层次的步骤。第九章,案例分析海南热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归纳当前海南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6个发展层次,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第十章,提出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路径方案,并实证其有效性。第十一章是结论、建议与问题讨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