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2 光波的模式
1.3 原子能级与发光
1.3.1 量子化的原子能级
1.3.2 原子数目按能级的分布
1.4 原子的自发辐射、受激吸收与受激辐射
1.4.1 原子的自发辐射
1.4.2 原子的受激吸收
1.4.3 原子的受激辐射
1.4.4 A21、B21 和B12三系数的关系
1.5 光谱线的增宽
1.5.1 原子跃迁谱线增宽的机理与线型
1.5.2 谱线增宽的类型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光放大与振荡——激光器原理
2.1 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
2.2 光学谐振腔
2.3 激光器基本结构与激光形成过程
2.3.1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2.3.2 激光的形成过程
2.3.3 三能级系统与四能级系统
2.4 激光的特性
2.4.1 定向性
2.4.2 单色性
2.4.3 亮度特性
2.4.4 时间相干性
2.4.5 空间相干性
2.4.6 光子简并度
2.5 激光器速率方程
2.5.1 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单模)
2.5.2 四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单模)
2.6 介质的增益系数
2.6.1 小信号增益系数
2.6.2 大信号增益系数
2.7 激光振荡阈值条件
2.8 连续运转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2.8.1 均匀增宽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2.8.2 非均匀增宽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2.8.3 兰姆凹陷
2.9 脉冲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2.9.1 短脉冲激励下的输出能量
2.9.2 长脉冲激励下的输出功率
2.10 自由振荡激光器的模式
2.10.1 均匀增宽激光器的模竞争和单模振荡
2.10.2 空间烧孔和多模振荡
2.10.3 非均匀增宽激光器的多模振荡
2.11 激光器的频率牵引
2.11.1 色散
2.11.2 频率牵引
2.12 激光的线宽极限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光学谐振腔
3.1 光学谐振腔的构成和分类
3.1.1 开腔
3.1.2 闭腔
3.1.3 气体波导腔
3.2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3.2.1 损耗的类型
3.2.2 损耗的描述
3.2.3 损耗计算举例
3.3 谐振腔中模式的分析方法
3.3.1 直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
3.3.2 求解衍射场的自洽积分方程
3.3.3 开放式波导理论的方法
3.3.4 几何光学分析法
3.4 平行平面腔中的模
3.4.1 场的自洽积分方程的数值解
3.4.2 波导理论给出的结果
3.5 稳定共轴球面腔中的模
3.5.1 高斯光束
3.5.2 稳定球面腔中的高斯光束
3.6 平方媒质中的高斯光束
3.7 非稳腔的模
3.7.1 非稳腔的特点
3.7.2 非稳腔的波形特征
3.7.3 非稳腔的放大倍率及损耗
3.8 波导激光谐振腔的模
3.8.1 波导腔的构成和特点
3.8.2 空心波导管中的模
3.8.3 波导腔的损耗
3.9 高斯光束的传输与透镜变换
3.9.1 高斯光束在空间的传输规律
3.9.2 高斯光束通过薄透镜的变换
3.10 光线传播矩阵与ABCD定律
3.10.1 光线传播矩阵
3.10.2 ABCD定律
3.10.3 高斯光束的ABCD定律
3.10.4 光线矩阵性质
3.11 高斯光束的自再现变换与稳定球面腔
3.12 高斯光束的聚焦与准直
3.12.1 高斯光束的聚焦
3.12.2 高斯光束的准直
3.13 高斯模的匹配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典型激光器
4.1 固体激光器
4.1.1 红宝石激光器
4.1.2 钕激光器
4.1.3 其他固体激光器
4.2 气体激光器
4.2.1 He—Ne激光器
4.2.2 氩离子激光器
4.2.3 CO2激光器
4.2.4 准分子激光器
4.3 染料激光器
4.4 半导体激光器
4.4.1 有关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4.4.2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4.4.3 典型半导体激光器
4.4.4 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特性
4.5 光纤激光器
4.5.1 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
4.5.2 非线性效应光纤激光器
4.6 其他激光器
4.6.1 自由电子激光器
4.6.2 X射线激光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激光基本技术
5.1 激光选模技术
5.1.1 横模选择技术
5.1.2 纵模选择技术
5.2 激光稳频技术
5.2.1 激光器频率的稳定度和再现度
5.2.2 影响频率稳定的因素
5.2.3 稳频方法
……
第6章 激光半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
第7章 非线性光学效应
第8章 光纤技术
第9章 光存储技术
第10章 光电子技术的其他应用
第11章 光信号的探测
附录A 常用物理常量表
附录B 国际单位制词头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