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导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经济学十大原理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4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思考与练习
2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2.1 需求分析
2.2 供给分析
2.3 市场均衡
2.4 弹性理论
思考与练习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欲望与效用
3.2 基数效用论
3.3 序数效用论
3.4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思考与练习
4 生产理论
4.1 生产函数
4.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3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4.4 规模经济
思考与练习
5 成本与收益理论
5.1 成本及分类
5.2 短期成本分析
5.3 长期成本分析
5.4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思考与练习
6 市场理论
6.1 市场结构的划分
6.2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
6.3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6.4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6.5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思考与练习
7 分配理论
7.1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7.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7.3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思考与练习
8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8.1 市场失灵
8.2 微观经济政策与政府失灵
思考与练习
9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1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体系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供求恒等关系
思考与练习
10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0.2 IS-LM模型
1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思考与练习
1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1.1 失业理论
11.2 通货膨胀理论
11.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12.1 经济增长理论
12.2 经济周期理论
思考与练习
13 宏观经济政策
13.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3.2 财政政策
13.3 货币政策
思考与练习
参考答案(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