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概 述
§1.2 地图自动注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记规则方面的研究
1.2.2 点状要素自动注记
1.2.3 线状要素自动注记
1.2.4 面状要素自动注记
1.2.5 实验系统的研制
1.2.6 国内的研究情况
1.2.7 我国地图自动注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成果
第二章 基本知识、优化算法原理
§2.1 地图、地形图基本知识
2.1.1 地形图的内容
2.1.2 地形图的种类
§2.2 地图注记基本知识
2.2.1 注记的基本特征
2.2.2 传统的注记方法
§2.3 hopfield神经元网络优化算法
2.3.1 hopfield网络的结构与算法
2.3.2 hopfield网络运行规则
2.3.3 网络计算能量函数与网络收敛
§2.4 遗传算法
2.4.1 ga算法简介
2.4.2 ga的数学基础
2.4.3 ga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图注记的表达、分类和规则
§3.1 地图注记
3.1.1 待定位注记、注记位置
3.1.2 待注记要素、定位参考图形、背景要素
3.1.3 注记规则、评价模型、优化算法
§3.2 地图注记模型
§3.3 地形图的7种基本注记模式
§3.4 7种注记模式的规则
3.4.1 总的注记原则
3.4.2 点状要素注记
3.4.3 线状要素注记
3.4.4 面状要素注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质量评价模型、复杂性评价模型
§4.1 质量评定准则
§4.2 质量评价模型
4.2.1 影响注记质量的主要因素
4.2.2 注记质量评价模型
4.2.3 冲突评价函数
4.2.4 压盖评价函数
4.2.5 位置优先级模型
4.2.6 注记—要素关联性评价函数
4.2.7 多个评价函数的复合
4.2.8 maplabel中评价模型的实现
§4.3 复杂性评价
4.3.1 注记密度
4.3.2 注记约束率、最大相关注记集的规模
4.3.3 复杂性模型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注记系统的基本数据组织
§5.1 自动注记系统的数据组织
§5.2 地图数据组织
5.2.1 地图要素矢量数据组织
5.2.2 地图要素栅格数据组织
5.2.3 地图要素的描述信息
§5.3 注记规则库
§5.4 要素栅格图
5.4.1 要素栅格图定义
5.4.2 栅格图的快速生成和维护
5.4.3 要素栅格图的叠置
5.4.4 要素栅格图用于检测冲突和压盖
§5.5 冲突查找表、压盖冲突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点状要素注记的自动配置
§6.1 自动注记问题的整体最优解理论
6.1.1 传统算法及其问题
6.1.2 问题的本质
6.1.3 整体最优解
6.1.4 整体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6.2 神经元网络算法解决点状要素注记问题研究
6.2.1 备选位置质量评价
6.2.2 解决注记冲突
6.2.3 局部优化算法
6.2.4 神经元网络算法的实验、结论
§6.3 遗传算法解决点状要素注记问题研究
6.3.1 确定编码框架
6.3.2 产生初始种群
6.3.3 确定适应度函数
6.3.4 设计遗传算子
6.3.5 确定遗传算法重要参数
6.3.6 遗传算法实验及结论
§6.4 比较实验研究
6.4.1 比较实验结果及其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线状要素注记的自动配置
第八章 面状要素注记的自动配置
第九章 maplabel自动注记系统及实验
第十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