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专栏】如何学习国际经济学
【本章思考题】
【本章荐读书目】
第1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1.1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1.1.1 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1.1.2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2 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
1.2.1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2.2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1.2.3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
【专栏1-1】托马斯,孟小传
1.2.4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1.2.5 重商主义简评
【专栏1-2】摆脱重商主义反思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1.2.6 重商主义的新发展:新重商主义
1.3 绝对优势理论
1.3.1 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
【专栏1-3】亚当·斯密简介
1.3.2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1.3.3 绝对优势理论简评
【专栏1-4】超绝对利益学说
1.4 比较优势理论
1.4.1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专栏1-5】大卫·李嘉图简介
1.4.2 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内容
1.4.3 比较优势论的理论前提
1.4.4 比较优势论的测度方法
1.4.5 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专栏1-6】比较利益陷阱
1.5 机会成本论
【专栏1-7】经济学家哈伯勒及其贸易思想
1.5.1 不变的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5.2 递增的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本章关键术语】
【本章思考题】
【本章荐读书目】
第2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2.1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专栏2-1】俄林小传
2.1.1 相关概念
2.1.2 模型的假设条件
2.1.3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
2.1.4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数学证明
2.1.5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意义
2.2 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2.2.1 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定理
2.2.2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专栏2-2】萨缪尔森小传
2.2.3 专门要素模型
2.3 列昂惕夫悖论及解释
2.3.1 列昂惕夫悖论
2.3.2 列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本章关键术语】
【本章思考题】
【本章荐读书目】
第3章 国际贸易动态理论
3.1 罗伯津斯基定理
3.1.1 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专栏3-1】资源诅咒
【专栏3-2】荷兰病
3.1.2 罗伯津斯基定理
3.1.3 罗伯津斯基定理与贸易条件
3.1.4 罗伯津斯基定理与产品相对价格
3.2 贫困化增长
3.2.1 关于小国的经济增长与贸易
3.2.2 关于大国的经济增长与贸易
3.2.3 贫困化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4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6章 国际贸易措施
第7章 经济一体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8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第9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10章 现代购买力平价理论和长期均衡汇率理论
第11章 汇率的货币分析
第12章 货币替代和汇率货币替代分析
第13章 汇率的资产结构平衡分析
第14章 有效市场假说、理性预期分析与汇率新闻模型
第15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16章 斯旺图形、DD—AA模型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