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概述
1.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1.1 你身边的嵌入式系统
1.1.2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1.1.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1.1.4 嵌入式系统市场规模
1.1.5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1.2 嵌入式操作系统
1.2.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1.2.2 嵌入式操作系统发展概述
1.2.3 Linux操作系统特点
1.2.4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特点
1.2.5 国外嵌入式Linux发展现状
1.2.6 国内嵌入式Linux发展现状
1.3 ARM处理器平台介绍
1.3.1 嵌入式处理器特点与分类
1.3.2 ARM处理器介绍
1.3.3 ARM体系结构
1.4 嵌入式Linux的体系结构分析
1.4.1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1.4.2 硬件抽象层的Linux
1.5 基本编辑器vi的使用
1.5.1 进入和退出vi
1.5.2 vi的基本编辑命令
1.5.3 vi的高级编辑命令
1.6 高级编辑器Emacs的使用
1.6.1 Emacs的启动与退出
1.6.2 Emacs的基本操作
1.6.3 Emacs的高级命令
1.7 编译器GCC的使用
1.7.1 GCC简介
1.7.2 GCC的编译过程
1.7.3 GCC的常用模式
1.7.4 GCC的常用选项
1.7.5 GCC的警告功能
1.8 调试器GDB的使用
1.8.1 GDB的调试过程
1.8.2 GDB的基本命令
1.8.3 GDB的高级命令
1.9 Make工程管理器
1.9.1 Make管理器简介
1.9.2 Makefile的描述规则
1.9.3 一个简单示例
1.9.4 Make如何工作
1.9.5 指定变量
1.9.6 自动推导规则
1.9.7 另类风格的Makefile
1.9.8 清除工作目录过程文件
1.10 本章小结
第2章 嵌入式Linux内核分析与移植
2.1 Linux内核版本
2.1.1 日新月异的Linux内核版本
2.1.2 Linux 2.4内核特性
2.1.3 Linux 2.6内核针对嵌入式系统的改进
2.2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结构分析
2.2.1 Linux核心源程序的文件组织结构
2.2.2 Linux的内核组成
2.2.3 Linux内核进程管理工作机制
2.2.4 Linux内存管理工作机制
2.2.5 Linux虚拟文件系统工作机制
2.2.6 进程间通信
2.3 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环境
2.3.1 嵌入式平台介绍
2.3.2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步骤
2.3.3 嵌入式Linux开发工具链
2.4 Linux内核配置基础
2.4.1 Linux内核所支持的配置方式
2.4.2 make menuconfig配置方法
2.4.3 Linux 2.4内核配置文件config.in介绍
2.4.4 Linux2.6内核Kconfig文件的用法
2.4.5 Kconfig文件配置实例
2.5 Linux内核配置选项
2.5.1 General setup
2.5.2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2.5.3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2.5.4 Networking support
2.5.5 Device Drivers
2.6 Linux内核编译基础
2.6.1 Linux内核编译基本步骤
2.6.2 Rules.make文件用法
2.6.3 Makefile配置文件的用法
2.6.4 配置、编译Linux内核命令说明
2.6.5 Linux内核配置编译实例
2.7 Linux内核移植
2.7.1 Bootloader简介
2.7.2 引导程序原理
2.7.3 内核移植及代码分析
2.7.4 VIVI结构分析
2.7.5 VIVI移植实现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概述
第4章 Linux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第5章 基于DSP的PCI图像采集卡驱动程序
第6章 音频接口设计与Linux驱动程序
第7章 显示设备接口设计与Linux驱动程序
第8章 ARM Linux块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第9章 嵌入式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第10章 嵌入式Linux USB驱动程序设计基础
第11章 USB接口系统软件设计
第12章 OTG驱动功能模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