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美的考索
作者:陈良运著
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5.11
页数:448
定价:28.00 元
ISBN-10:7806479074
ISBN-13:9787806479070
去豆瓣看看 总序
引言
上编 “美”观念的发生与拓展
第一章“美”起源于“味觉”辨正
第一节 关于“羊大则美”
第二节 《说文解字》释“美”之本义质疑
第三节 “美”的“原初意识”新探
第四节 “美”字原义辨析
第二章 与“美”相关的审美观念
第一节 视觉发生--“大”、“文”、“丽”、“丰”等
第二节 听觉发生--“音”、“章”、“韵”
第三节 触觉发生--“风”
第四节 味觉发生--“淡”
第五节 联觉通感发生--“和”
第六节 身心自由之美--“休”
第三章 “真”--“美”之本体观
第一节 “真”--“精”、“诚”、“信”、“情”、“实”
第二节 庄子之“真”
第三节 “真”的审美化历程
第四章 “善”--“美”之功利观
第一节 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
第二节 “善”与“美”关系之发生
第三节 “以道制欲”--“美”之功利观成型
中编 “天文”“人文”审美观
第一章 《尚书》、《易经》中的原初美意识
第一节 《尚书·洪范》潜在美意识考辨
第二节 《易经》孕育的“刚”、“柔”美观念
第三节 《易传》论“天文”美与“人文”美
第二章 政事、社会、人格美之鼓吹
第一节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
第二节 “里仁为美”
第三节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第三章 “自然”观念定位与“天地有大美”
……
下编 冲突与调和中的“美”
余论
后记
陈良运,1940年生,江西萍家乡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周易与中国文学》、《焦氏易林诗学阐释》、《新诗哲学与美学》、《论诗与品诗》、《诗学诗观·诗美》、《文与质·艺与道》、《文质彬彬》等著作,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历代文学论著丛书》等。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美的考索》上编对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从总体而观,各家学说中的精华,都成为了自古至今中国人“美”意识的有效成分,共同完成了对中国之“美”的塑造;而当“美”的观念和范畴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各个时代、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基本的共识之后,人文美的创造者,又对各家思想加之于“美”的种种制约在不同的向度实行突破,使“美”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