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编 散体文
第一章 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
第一节 散体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散体文的体式特征
第二章 先秦史家之文
第一节 平实畅达、风格不一的《国语》
第二节 典美博奥、委婉含蓄的《左传》
第三节 亦史亦文的杰作《战国策》
第三章 先秦诸子之文
第一节 儒、墨开山之作
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论语》
二、讲究逻辑、质而不文的《墨子》
第二节 道家经典《老》《庄》
一、《老子》:韵散结合,“五千精妙”
二、《庄子》:“汪洋辟闽,仪态万方”
第三节 儒学重镇《孟》《荀》
一、至精至密、气盛辞壮的《孟子》
二、博大精深、严谨淳厚的《荀子》
第四节 法家、杂家代表作
一、《韩非子》:集大成的法家著作
二、《吕氏春秋》:“瑰玮宏博”的杂家之书
第四章 秦汉的散体文
第一节 雄视百代的史传散文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汉书》:体大思精,典雅富赡
第二节 煌煌可观的论说杂文
一、“西汉鸿文
二、纵横之文
三、尊儒之文
四、复古之文
五、指斥时弊之文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散体文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魏晋文章
一、曹氏父子之文:清峻、通脱、华丽、壮大
二、建安诸子之文:雅好慷慨,气扬采飞
三、“师心”、“使气”的嵇、阮之文
四、各具特色的两晋之文
第二节 风格异趣的南北朝之文
一、南朝之文:贵于清绮,辞采雅丽
二、北朝之文:重乎气质,刚健清新
第三节 其他传世名篇
第六章 隋唐的散体文
第一节 隋唐文风与唐代古文运动
一、隋至唐初的复古主张
二、古文革新与复古思潮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气势与新奇
一、理论贡献:文以明道
二:艺术特点:抒情与创新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山水意境与平民传记
一、古文内涵:辅时及物
二、天人合一的山水意境
三、人本思想的反映:平民传记
四、寓言之文
第四节 晚唐杂文:末世的光彩
第七章 宋辽金元的散体文
第一节 宋辽金元散体文概观
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平易自然的风采
一、欧文的追求:简而有法
二、欧文的艺术风格:平易自然
第三节 苏轼的散文:古文的高峰
一、文与道俱的艺术见解
二、挥洒自如:苏轼的策论文与各体杂文
第四节 宋代散文的群星灿烂:欧、苏以外的其他重要作家
一、纵横驰骤的苏洵之文
二、纡徐简奥的曾巩之文
三、长于论辩的王安石之文
四、汪洋澹泊的苏辙之文
第五节 散文形式的多样与繁荣
一、记体散文
二、书序与赠序
三、题跋与笔记
四、日记
第六节 师法唐宋的金元散文
一、苏轼文风的北行:赵秉文、元好问等金代散文家
二、出入韩、欧:姚燧与元代前期古文家
三、境趣自生:虞集与欧阳玄等人的“盛世”之文
第八章 明清的散体文
第一节 百家竞秀,各显风姿:明清散文概观
一 明代散文的流变
二 清代散文概观
第二节 韵味隽永:明代“公安”、“竟陵”的小品文
第三节 抑郁不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遗民之文
第四节 讲究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榭等桐城派古文
第五节 张扬个性:袁枚、郑燮等性灵之文
第六节 呼唤革新:龚自珍、魏源、梁启超等改革家之文
中编 赋
第一章 赋的起源和分体特征
第一节 先秦赋和赋体起源
一、大辂椎轮:宋玉和荀卿赋
二、赋体特征和起源
第二节 赋的分体特征
一、文体之赋
二、骚体之赋
三、诗体之赋
……
第二章 赋的兴盛期——两汉
第三章 赋的演变期——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赋的全盛期——唐宋
第五章 赋的复古期——元明清
下编 骈文
第一章 骈文的形成、发展及体式特征
第二章 魏晋骈文的成熟与南北朝骈文的鼎盛
第三章 唐代骈文的律化与散化
第四章 两宋骈文的新变
第五章 元明骈文的衰落与清代骈文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