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重大事件和决策述实
作者:陈述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08.11
页数:360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010074948
ISBN-10:7010074941
去豆瓣看看 序言改革开放——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1 开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1978-1982)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
中央党校研究中共党史时提出“实践标准”
为冲破“两个凡是”,多人撰写关于实践标准的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修改和发表
关键时候,邓小平讲话了
全国大讨论
二、科学的春天
邓小平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主动要求抓科技和教育
筹备全国科学大会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抉择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意识的新觉醒
邓小平的“北方谈话”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改革从农村突破
体制改革的酝酿和试点
“包产到户”的命运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
五、建立经济特区
观念的拨乱反正
考察团出国考察取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迈出实质性步伐
2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1982-1992)
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开始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历史的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
二、关于改革开放的最初争论
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
关于经济特区问题上的争论
“调整”为主还是“改革”为主的争论
关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争论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积极推动农村第二步改革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揭示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过复杂的斗争
五、“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步”设想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点、基本内涵和实施措施
六、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公开宣布“制裁”中国
确立“坚持原则,利用矛盾,广交朋友,多做工作,打破制裁,避免孤立”的方针
打破制裁的艰难过程
中关关系的改善与制裁的基本打破
3 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开放(1992-2002)
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书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与中共十四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路
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三、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
中共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方略形成
“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四、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
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
五、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未雨绸缪,高度警觉和防止国内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中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六、开放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的渊源
15年“复关”、“入世”谈判的开始
多边谈判事实上均陷入了停顿状态
复关谈判重新启动与实质性谈判
“复关”谈判转成“入世”谈判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迈向新世纪的宣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发的争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共十六大的灵魂
4 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2002-2008)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概念溯源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确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三、区域发展新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战略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内涵
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诸多重要举措
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
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反腐败斗争
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的形成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
六、构建和谐世界
体现中国文化的外交思想
提出和谐世界的主张
积极活跃的外交
结束语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陈述,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共党史新时期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毛泽东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等。出版个人专著多部,主要有:《中国共产党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等。主编《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3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继承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彻底结束了民族屈辱的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这30年的历史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