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
原版前言
革命与文学(郭沫若)
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成仿吾)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仿吾)
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曰归)
新时代的文学的要求(长风)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的回声(苏觉先)
《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的回声(远中逊)
文学革命与趣味(仿吾)——覆远中逊君
革命的人生观与文艺(芳孤)
文学革命的商榷(王少船)
革命文学(鲁迅)
中国新文艺的将来与其自己的认识(甘人)
文艺与社会改造(丁丁)
关于“革命文学”的几句话(香谷)
英雄树(麦克昂)
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蒋光慈)
《英兰的一生》(钱杏郝)
……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
文坛的掌故(鲁迅)
文学的阶级性(鲁迅)
写给死了的阿Q(昌派)
革命文学运动的观察(李作宾)
学我来吧(若狂)
怎样地克服艺术的危机(乃超)
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克兴)——革命文学底根本问题底考察
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李初梨)
《大众文艺》释名(达夫)
革命与智识阶级(画室)
卷头语(维素)
雨丝(任叔)
艺术运动底根本概念(沈起予)
从牯岭到东京(茅盾)
文艺与时代(姚方仁)
阿Q与鲁迅(朱彦)
中国文艺运动的新趋向(丁东)
无产阶级文艺略沦(祝铭)
雨丝(白石)
关于革命文学(冬芬)
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彭康)
复爱吾先生(达夫)
无产阶级文艺底特质(祝铭)——《无产阶级文艺略论》之二
大众文艺与革命文艺(高长虹)
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克兴)——评茅盾君底《从枯岭到东京》
文艺的新路(虚白)——读了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之后
非个人主义的文学(黄药眠)
色彩与旗帜(《金屋月刊》编者)
意识的营垒与革命的智识分子(刘剑横)
论新写实主义(勺水)
革命文学的内包(祭心)
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林伯修)
……